飞秒激光刻写铌酸锂波导的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cm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导作为集成光学系统的基本元件,在光通信、光互连和光学信息处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制作光波导的方法很多,其中传统的制作工艺,如离子交换、离子注入、金属扩散等,存在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而且它们只能在靠近材料表面制作二维光波导结构,不易制作三维光波导。近年来飞秒激光刻写波导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直接、快速、高效的集成光波导器件制备技术,备受关注。铌酸锂晶体是一种集电光、光弹、声光、光折变、非线性以及激光活性等物理效应于一身的罕见材料。   本文主要研究了飞秒激光在铌酸锂晶体内制备光波导技术,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利用钛宝石飞秒激光振荡器(中心波长800nm、脉宽50 fs、重复频率76M Hz)作为写入光源,分别采用横向扫描模式和纵向扫描模式在铌酸锂晶体内制作光波导。比较了横向扫描和纵向扫描两种直写模式的优缺点及各自写入的光波导的形貌,分析了横向扫描直写的光波导的横截面呈现椭圆形的原因。经分析发现,折射率失配导致的表面球差是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球差的引入,聚焦深度大的地方,波导端面明显拉长,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聚焦深度有效地控制波导端面的纵横比。   2)实验讨论了飞秒激光的入射平均功率、扫描速度及重复扫描次数等参数对刻写结果的影响。经分析发现,波导线宽随着入射激光平均功率的增大、扫描速度的减小、以及扫描重复次数的增多而增大。实验确定了刻写良好性能光波导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备出了1×2光功分器。   3)实验利用自行搭建的简易测试装置初步测试了直写的光波导的传输性能,发现随扫描速度的减小,波导传输模式发生改变,通过控制扫描速度可以控制波导传输模式数目。   4)实验还分析了有可能是铌酸锂分子的多光子吸收导致Li离子外扩散致使铌酸锂晶体折射率发生改变。
其他文献
稀磁氧化物能在同一材料上结合半导体性与铁磁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在氧化物基体中,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基稀磁氧化物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so-field heat capacity changing withtemperature for the room-temperature magnetic refrigeration materials Gd,
学位
格子Boltzmann方法又被称作介观模拟方法,在微观上是连续方法,宏观上是离散方法,是一个十分活跃的数值模拟工具和科学研究手段,可以应用到多孔介质流、化学反应流、磁流体、非牛顿流体、多相多质流等许多领域。格子Boltzmann方法与其他传统数值方法相比,具有并行性能好,物理图像清晰,程序易于实施和边界处理简单等优点,尤其在解决复杂几何结构的问题时有很大优势。微生物燃料电池(简称MFC)是一种能够
近年来,铁电磁材料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一种具有铁电有序和磁有序的材料,在铁电和磁性器件方面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BiFeO3是少数在室温下同时具有铁电性和铁磁性的铁电磁材料之一,在信息存储、集成电路、磁传感器和自旋电子器件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BiFeO3在常温下具有钙钛矿结构,其居里温度TC=1103K,尼尔温度TN=643K。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传统的固相合成法制备Bi
稀磁半导体(Diluted Magnetic Semiconductors)是指在Ⅲ-Ⅴ族、Ⅱ-Ⅵ族、Ⅱ-Ⅴ族或Ⅳ-Ⅵ族化合物中掺入磁性过渡族金属离子或稀土金属离子部分代替非磁阳离子的一类新半导体
本文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的计算模拟方法研究了双层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子能带和输运性质。文章中重点计算了不同宽度的错层叠加锯齿边缘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