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与朴花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以1930年代的作品为中心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88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玲(1904-1986)和朴花城(1904-1988)分别是中国和韩国现代文坛上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她们以其独特敏锐的女性视角观察社会,发表的作品内容大多数涉及到女性的地位和命运。她们都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反映了自己的意愿和历史要求,成为中韩现代文坛的两座高峰。两位作家虽然没有直接地相互影响,但是她们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关心女性问题,进行文学创作,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较为相似的意识倾向和创作倾向。  本文主要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之----平行研究,对丁玲和朴花城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依据和先行研究成果,并论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探讨1930年代中韩两国的时代背景、两位作家的生平及创作活动的情况。第三部分:对两位作家各自的女性意识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共同之处。第四部分的内容作为本文的核心,主要对丁玲和朴花城在1930年代创作的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阐释,其中把女性形象分为觉醒的知识女性、启蒙大众的领导者女性、追求自我享乐的时髦女性、以性作为商品的底层女性四种类型,对其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进一步探讨了产生共同点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以上内容进行整理的同时试图挖掘进行丁玲和朴花城的小说作品比较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而试图把握20世纪30年代中韩女性文学的共性和个性。
其他文献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7)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新的目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7),大学生应能够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被推荐在英语课堂中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学术研究领域,语言学习的起始年龄对学习者语言能力产生的影响力大小一直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学习外语越早越好”似乎是一个不
约翰·高尔斯华绥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岛国的法利赛人》是高尔斯华绥第一部引起公众和批评界关注的社会小说。这部作品的主要社会性主题是物质利益和情感世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本研究认为英语专业二外课堂教学语言在整体上是一种元语言,因为它是用来解释目标语,即教学
本文旨在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指导,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晚期短篇小说主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将围绕三大主题进行展开。曼斯菲尔德早期颠沛流离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