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文化语境视角的《论语》两译本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f00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中的一部重要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教育,道德修养,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两千多年来,《论语》在儒家经典及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人民的民族特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这部著作的外译,尤其是英译就成为西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桥梁。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学者、教授、博士研究生等从各种视角对《论语》的英译进行了研究,例如,他们中有人从译本的多样性,复译,译者主体性,文化翻译等角度做研究。纵观这些研究就会发现其中鲜有学者从语境理论出发对《论语》中丰富的文化要素进行研究。语境理论诞生于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对人类原始语言所做的研究。本文以语境理论为基础,对《论语》源文本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英译本中的文化语境要素进行定义并分类。《论语》英译本中的主要文化语境要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观念文化语境,社会文化语境,物质文化语境,宗教文化语境,艺术文化语境及其它不易归类的文化语境要素。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英国汉学家亚瑟.韦利和香港中文大学刘殿爵教授的《论语》英译本对五类主要文化语境要素的翻译进行讨论。本文通过对译例进行分析阐明翻译中的文化语境具有主观性,动态性,抗译性,和对话性。作者从每一类译例的分析中总结出译者藉以达到目的文本语境适切的翻译策略。其次,作者指出翻译研究中出现的二元对立要素如直译和意译,异化和归化,源语文本为中心和译语文本为中心,必要性和充分性等通常会导致译者使用极端的翻译策略或者使译者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而所有这些看似矛盾的对立概念之所以一直存在于翻译研究中,是因为翻译所进行的语境,翻译活动在何种社会环境中进行,谁来翻译,为谁翻译等问题被忽略了。译语的语境适切作为目的文本质量评估的新策略,给翻译批评带来了新曙光,同时也给译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即在翻译活动中努力寻求可以平衡各种文化语境要素的黄金分割点。
其他文献
本文的目的为比较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各类皮瓣的优缺点。通过6个月~10年随访,分析和比较11种类型的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例携带腓肠肌外侧头)30例;小腿前外侧逆行岛状
从1430年克里木汗国建立,到1783年为俄国所吞并,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克里木汗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大的外交选择。第一次外交选择是投靠了奥斯曼帝国,摆脱了金帐汗国的控制
通过引企入教,共建商贸类专业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构建起支撑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三级平台,即校内"经营化"实训公司、校外"顶岗实战"实训基地及校内外基地技术研发中心;通过
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潮水般涌入城市,这既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增加了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但同时也带来了
课程在社区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居民学习的载体和媒介。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应遵循立足社区、以人为本原则,确立"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开发模式,包括调研居民学习需求、确立课
会计计量是会计活动的重要组成方面。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但是主要集中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上。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条件、会计人员的素质都发生很大
中国电影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与国际市场接轨以来,就面临来自世界影坛的激烈竞争与挑战。计算机成像技术(Computer Generated Imagery)的大量运用革新了电影特效的传统制作理
简述了VOCs的来源和危害及喷喷漆车间VOCs防治研究漆车间的VOCs的特点,介绍了低温冷凝法、溶剂吸收法、吸附法等喷漆车间VOCs的传统治理技术,及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治理技术
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管理理论、管理思想与管理方式。其核心是
前言大肠腺瘤性息肉与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属癌前病变。腺瘤癌变的危险性与腺瘤大小有关,有文献报道大于2.0cm的腺瘤癌变的危险性是2.0cm以下者的4.6倍[1]。因此,治疗大肠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