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研究:FDI的效应分析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dunp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世以来我国对外商品贸易发展十分迅猛,作为商品贸易基础和支撑的运输服务贸易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1990年以来除个别年份外,我国商品贸易总体上保持了顺差,并且顺差还在不断的扩大,同时我国运输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量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理论认为商品贸易产生的派生性需求能够大大的促进服务贸易的同步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等也能够对贸易的出口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实际情况是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却呈现出了连年逆差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这构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出发点。 论文主体部分从第二章开始总共分四章, 第二章中简单的介绍了运输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一些研究理论,包括FDI与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关系理论等。 第三章主要通过大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比较,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各项数据显示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收支存在着高额逆差,而且这种逆差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与繁荣发展的商品贸易数据对比呈现出严重的不配比现象。随着我国运输服务业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运输服务业面临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数据显示无论从世界市场占有率还是从显性比较优势来讲,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都比较弱。 第四章主要通过对我国运输服务业FDI与运输服务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的计量分析来说明我国运输服务业FDI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效应,结果证明他对运输服务贸易逆差的改善作用并不是经验上那么积极的。 论文的最后一章在展望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之后,从政府的政策调整和企业等微观主体的政策取向两个方面为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论文认为,我国运输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市场拉动型的,对我国运输服务业产业机构的升级及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都是有限的,因此我国运输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要以依据自身的优势为基础,强强联合,扩大规模优势,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做好相关市场法律法规完善工作,为有发展前景的运输企业搭建良好融资平台,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好政府在提高行业竞争力中的服务作用。
其他文献
广西在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推进,在1978-2013年期间,广西市镇人口数量从362万人增加到2115万人,绝对增加1754万人,年均增长48.72万人;在此期间,乡村人口数量从3041万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