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在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推进,在1978-2013年期间,广西市镇人口数量从362万人增加到2115万人,绝对增加1754万人,年均增长48.72万人;在此期间,乡村人口数量从3041万人减少到2604万人,绝对减少437万人,年均减少12.1万人;相应的,广西城镇化率也从10.61%提高到44.81%,年均提高1.24个百分点。广西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面临一些和全国共性的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也在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协调方面,为此,本文选取经济欠发达的广西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关系问题,以期为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找到良方。本文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系统梳理城镇化、城镇化质量、城镇化规模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相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相互关系理论,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构建“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权重并计算得分值,通过修订过的现象图识别法划分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关系类型,研究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状况,在确定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发展失衡的状态下,再通过PVAR模型实证研究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动态关系,为提出政策建议提供实证依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了一些结论,主要结论如下:(1)广西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在2004-2013年期间均存在波动变化趋势,且在2011年均存在波谷,广西城镇化质量与规模整体表现出相一致的趋势,广西城镇化质量得分值高于城镇化规模得分值,广西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均未表现出随着时间推移趋好的趋势;(2)广西城镇化水平只有柳州、北海和南宁在2004-2013年期间表现出了向高水平发展的趋势,其余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大多处于低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的样本不多,城镇化水平提高任重道远;(3)广西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存在偏离趋势,城镇化质量大于城镇化规模,说明广西存在城镇化质量超前现象,这也是城镇化率不高的一个折射,广西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偏离以轻度偏离为主,中度偏离有一些,广西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基本协调的样本不多,仅有6个;(4)广西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在中长期内存在较为显著且稳定的互相推进作用;在短、长期内,城镇化质量对城镇化规模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而城镇化规模对城镇化质量的促进作用相对小一些,考虑到广西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失调状况,未来一段时期应以提高城镇化规模为主,政策应从城镇化规模端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