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尹善道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li_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亚文学中,自然是赋予传统诗歌创作动机的主要素材和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于尹善道与杜甫也是一样的。杜甫与尹善道都集政治家、学者、诗人三种身分而著称于世,都有出仕—流配(或降职)—隐遁之人生经历。儒家思想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重要特征,而儒家处世观使尹善道始终如一地坚持山林与朝廷一体论,这正是尹善道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对于杜甫的人生观与文学,尹善道更是崇仰并加以模仿。尹善道不仅特别尊敬和学习杜甫的文学,并且由于病患、贫寒、漂泊等苦难与杜甫的人生相似,所以更为敬仰。因此,比较研究杜甫与尹善道对于探讨尹善道诗歌的外来因素以及特征,扩展文学创作思维,促进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本论文对中韩两国久负盛名的诗人-杜甫与尹善道的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研究,寻找杜甫与尹善道的异同点。通过杜甫与尹善道诗的比较,不难发见两位诗人的思想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一方面是因为杜甫和尹善道在生活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虽然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但都是经过了生活的颠沛流离。同时杜甫不仅在杜甫以后的中国诗歌有很大影响,对韩国古代诗歌也颇有影响。可以说尹善道的思想是在受杜甫的影响下潜移默化的产生的、这就使得两人的思想在各个方面都呈现相似的一面,这些在两个人的诗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本论文通过分析两位诗人的诗,从而进一步了解杜甫与尹善道的自然观、处世观、对‘家’的理解以及对‘乌托邦’的憧憬。以此来了解两个人的人生态度、精神世界以及杜甫对尹善道的影响。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等。第二章主要从两位诗人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入手,考察两位诗人对于自然观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比较两位诗人在诗作品中体现的自然观,找出其异同点。第三章,大体方法与第二章节相仿,分析出两位诗人在诗歌作品中表述出的处世观,从而比较两位诗人的处世观,并加以分析。第四章,主要分两个部分考察杜甫与尹善道诗中所包含的理想观。一是从诗歌作品中分析体现出的“家”的具体形象,从“家”的形象中一步一步扩展、延长,比较研究两位诗人共同憧憬的“乌托邦”。二是从第一部分得出的结果来比较两位诗人的理想观,分析出其异同点,并考察杜甫的人生经历与诗歌作品给予尹善道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五章,概括了本论部分的内容,对杜甫与尹善道诗的自然观、处世观、理想观的异同点进行总结,并说明其原因。
其他文献
信阳地区位居河南省最南部,南于湖北省接壤,地处我国南北的过渡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学术价值因此十分特殊。自然地理上信阳地区位处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加之其西
《庄子》《离骚》同为楚文化影响下的浪漫主义著作,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然而在思想内核和表现体裁上有着较大的差别.通过对《庄》《骚》的比较,我们能够对先秦文学有进一步的理
<正>在敦煌壁画中,形象各异的伎乐造像最为丰富多样,组成了一部跨越千年的乐舞形象宝典。较之佛像的庄严肃穆和博大威仪,伎乐造像更具精妙的绚丽神韵。其中,敦煌唐代壁画的飞
我国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是以农产品的买卖为主要经营活动,集资金的整合、农产品的生产,采购与销售,技术上的协助于一体的合作组织模式。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
我国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缺乏政策有效约束和监管的状态,农村居民点用地表现出环境条件差、布局结构不合理、用地散乱等显著特点。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综合
本文先在光传输方案实现、低时延灵活性以及和其他网络协调等相关方面,对5G承载背景下OTN规划进行总结,进而在大容量光电混合调节、高精度时间同步以及业务调度和保护等相关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剧增,出现了征地补偿费偏低、安
无煤柱或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能够提高煤炭回采率,改善巷道维护,降低巷道返修率,实现安全生产。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东怀煤矿3I01进风巷护巷窄煤柱宽度为5m,同时,通过布置"锚索+
蔬菜瓜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大经济农作物和最大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保障蔬菜和瓜果供给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第六师五家渠市紧邻乌鲁木齐市,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