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育龄妇女的发生率5%-10%,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典型内分泌特征为高雄激素血症,血浆黄体生成素(LH)水平增高,LH/FSH(促卵泡激素)比值增高,雌酮(E1)增高。PCOS发病人群呈家族聚集性、生化表型一致性,均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基因水平的修饰有关。卵巢来源的雄激素的合成及活性升高是PCOS的主要特征。CYP11A基因编码胆固醇侧链裂解酶,是胆固醇转化为孕激素的限速酶,控制雄激素前体的合成量。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的多重cAMP调节元件可调节基本的转录调节活动,同时目前的研究几乎不支持在多毛的患者中存在CYP11A1基因的突变,所以我们假设该基因的多态性变化可能与PCOS的发病和/雄激素水平有密切关联。以前的CYP11A1基因多态性与PCOS之间的关联研究多局限在个别位点的观察,使得研究的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有限。本研究采用了覆盖GYP11A1全基因的多个标签SNP和微卫星遗传标记更加全面的观察了该基因和PCOS发病之间的关联,同时比较血浆雄激素水平在非PCOS人群中的分布与CYP11A1基因的多态性之间的关联。目的观察CYP11A基因多态性与PCOS发病和血浆雄激素水平的关联,探讨PCOS发病的分子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SNP和微卫星为多态遗传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和病例—对照的群体关联分析的方法,参考HapMap数据库构建的tagSNP连锁不平衡关联中选择7个tagSNP以及3个微卫星标记,检测290例PCOS患者和344例非PCOS患者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探讨CYP11A1基因多态性与PCOS易感性的关系。结果通过对中国汉族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非PCOS患者的多态性分析,发现其中在rs4077582,D15S1547,D15S1546和rs11632698多态基因型分布在PCOS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些多态性位点中,rs4077582的多态基因型分布(x~2=9.168,P=0.010)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X~2=9.232,P=0.002)在PCOS和对照组间差异最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单体型研究提示携带GTACA14/4/7GG单体型的人群发生PCOS的可能性增高,但多态性变化在两组的雄激素水平之间没有发现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CYP11A1基因的多态性与PCOS有一定的关联,但它们与PCOS病人的高雄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需通过tagSNP及微卫星覆盖区域的序列进行细致分析进一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