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BM的泡沫金属内纳米流体气液两相传热机理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nn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工业产品设备对换热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热管作为具有优异的换热性能的元件,在换热领域具有很广的应用范围。它通过内部工质相变带走热量,换热工质对于热管的换热性能起到主导作用。对热管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管内换热工质纳米流体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多孔介质的研究。本文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研究了多孔介质内纳米流体沸腾换热相变过程气液两相换热机理;并基于离散元素法对三维多孔介质进行了重构。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Shan-Chen提出的伪势格子Boltzmann模型,考察纳米颗粒直径变化引起的纳米流体的布朗力变化对沸腾换热过程的影响,建立能够描述纳米流体相变分离的格子Boltzmann模型。通过比对纯液体、纳米颗粒直径为5nm、10nm和20nm的纳米流体沸腾过程的气液两相流型图,考察气液两相质量随纳米颗粒直径的变化曲线,分析得出纳米颗粒直径越小,纳米流体气液两相分离越快,沸腾换热能力越强。另外,本文还发现过热度对气液两相相变速度的影响变化,研究表明过热度越大,纳米流体气泡生成加快,同一时间步长气相质量越大,说明可以通过控制热负荷的大小来控制沸腾过程的相变快慢。(2)通过随机配置的方法构造了部分填充二维多孔介质结构模型,结合Zhao的相变模型。将纳米流体相变格子Boltzmann模型与二维多孔介质模型相结合,考虑固体的浸润和非浸润性质,得到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内的气泡生成、长大、相互融合以及与固体壁面的碰撞,反弹等现象。说明相变格子Boltzmann模型与随机多孔介质相结合的可行性。考察了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对多孔介质的相变过程的影响,得出在一定范围内,孔隙率越大,多孔介质内的相变速度加快,多孔介质模型的换热能力越强。(3)基于离散元素法堆积构造了三维多孔介质模型,探究了球形颗粒在不同相对边界尺度下的孔隙率和孔密度的影响变化。研究发现多孔介质模型的孔隙率随着相对边界尺度的增大而增大,孔密度则是随着相对边界尺度的增大而减小。考察了球形颗粒和不同长细比的针状颗粒因形状变化对多孔介质模型孔隙率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在直径相同的情况下,针状颗粒堆积模型的孔隙率要大于球形颗粒堆积模型的孔隙率,并且针状颗粒随着长细比的增大,模型的孔隙率也相应增大。
其他文献
现场总线技术是当今自动化领域发展的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它的出现导致自动化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不同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制造业领域。开展
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易于构建分布式传感网络并适合与复合材料结构集成等独特优点,非常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现代飞行器向着多功能、高机动、
成品油顺序输送的混油界面检测一直是管道检测中的突出问题,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混油界面检测的方法也层出不穷,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型仪表已经应用到管道混油界面检
现有自适应重合闸在识别出瞬时性故障后普遍经过固有延时合闸,忽视了故障点电弧熄灭与否,为进一步提高重合闸的自适应能力,有必要对故障熄弧时刻进行识别.通过计算分析超高压
随着柴油机的不断强化,柴油机热负荷不断升高,作为柴油机关键零部件的活塞,其热负荷也不断提高,活塞的热负荷研究成为柴油机性能优化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以6K
随着海洋石油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油船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多,海上油船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油品的大量泄漏为海洋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减小海洋石油污染,控制油船破损后溢油量
第七届世界核桃大会于2013年7月20—23日在山西省汾阳市召开。本届大会由国际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吕梁市人民政府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省汾阳市人民政
可吸入颗粒物(简称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大气中PM10来源广泛,且颗粒物形态各异、成分复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PM10的污染已
近年来,光栅图像矢量化是CAD&CG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其在工程图纸、地图等的扫描输入和数控切割、雕刻中均有应用。刺绣制品因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和装饰功能一直以来深受人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