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工业产品设备对换热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热管作为具有优异的换热性能的元件,在换热领域具有很广的应用范围。它通过内部工质相变带走热量,换热工质对于热管的换热性能起到主导作用。对热管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管内换热工质纳米流体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多孔介质的研究。本文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研究了多孔介质内纳米流体沸腾换热相变过程气液两相换热机理;并基于离散元素法对三维多孔介质进行了重构。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Shan-Chen提出的伪势格子Boltzmann模型,考察纳米颗粒直径变化引起的纳米流体的布朗力变化对沸腾换热过程的影响,建立能够描述纳米流体相变分离的格子Boltzmann模型。通过比对纯液体、纳米颗粒直径为5nm、10nm和20nm的纳米流体沸腾过程的气液两相流型图,考察气液两相质量随纳米颗粒直径的变化曲线,分析得出纳米颗粒直径越小,纳米流体气液两相分离越快,沸腾换热能力越强。另外,本文还发现过热度对气液两相相变速度的影响变化,研究表明过热度越大,纳米流体气泡生成加快,同一时间步长气相质量越大,说明可以通过控制热负荷的大小来控制沸腾过程的相变快慢。(2)通过随机配置的方法构造了部分填充二维多孔介质结构模型,结合Zhao的相变模型。将纳米流体相变格子Boltzmann模型与二维多孔介质模型相结合,考虑固体的浸润和非浸润性质,得到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内的气泡生成、长大、相互融合以及与固体壁面的碰撞,反弹等现象。说明相变格子Boltzmann模型与随机多孔介质相结合的可行性。考察了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对多孔介质的相变过程的影响,得出在一定范围内,孔隙率越大,多孔介质内的相变速度加快,多孔介质模型的换热能力越强。(3)基于离散元素法堆积构造了三维多孔介质模型,探究了球形颗粒在不同相对边界尺度下的孔隙率和孔密度的影响变化。研究发现多孔介质模型的孔隙率随着相对边界尺度的增大而增大,孔密度则是随着相对边界尺度的增大而减小。考察了球形颗粒和不同长细比的针状颗粒因形状变化对多孔介质模型孔隙率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在直径相同的情况下,针状颗粒堆积模型的孔隙率要大于球形颗粒堆积模型的孔隙率,并且针状颗粒随着长细比的增大,模型的孔隙率也相应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