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族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水溶液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hong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基磺酸钠(NaAMC14S)为共单体,与丙烯酰胺(AM)实施了水溶液均相共聚合,并使NaAMC14S的浓度处于临界胶束浓度以上,制备了具有微嵌段结构的共聚物NaAMC14S/AM;用红外光谱法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乌氏粘度法测定了特性粘数,相对表征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采用荧光探针法与表观粘度法重点研究了共聚物的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NaAMC14S/AM是新一族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不仅克服了胶束共聚合的诸多缺点,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分子链中疏水嵌段较长,因此具有很强的疏水缔合性,其水溶液的切力变稀行为具有明显的可逆性,表现出强的抗剪切性能。本研究中特别发现到,共聚物NaAMC14S/AM其盐水溶液的表观粘度远高于纯水溶液的表观粘度,当共聚物浓度为0.3%(wt%)、CaCl2浓度为2%(wt%)时,溶液的表观粘度竟然提高了三个数量级,表现出独特的正性盐敏性(即遇盐变稠)。通过分别改变AM与NaAMC14S的投料比、改变外加电解质NaCl的加入量以及引发剂的用量,制备了分子链微结构系列变化的共聚物NaAMC14S/AM;采用荧光探针法与表观粘度法研究了共聚物分子链微结构与其疏水缔合性能之间关系,较充分地探索了共聚物分子链中疏水微嵌段含量、疏水微嵌段长度及共聚物分子质量诸微结构因数对共聚物疏水缔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NaAMC14S/AM的疏水缔合性随着疏水微嵌段含量的增加而增强,随着疏水微嵌段长度的增长而增强,当疏水微嵌段含量和嵌段长度一定时,共聚物的疏水缔合性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强。本研究还合成了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二溴化-N,N′一六(甲基十二烷基)己二铵(C12C6C12Br2),采用表观粘度法和荧光探针法深入研究了共聚物NaAMC14S/AM与Gemini表面活性剂C12C6C12Br2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一族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NaAMC14S/AM与Gemini表面活性剂C12C6C12Br2之间具有强烈的疏水相互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 C12C6C12Br2的加入,使共聚物NaAMC14S/AM在浓度小于其临界缔合浓度(cac)时即发生分子间的缔合; C12C6C12Br2在低于其临界胶束浓度时,就与共聚物NaAMC14S/AM形成混合胶束;当共聚物浓度的浓度为0.3wt%时,随着C12C6C12Br2加入量的增多,共聚物水溶液的粘度会发生大幅度的提升,在最大值处粘度竟提高了3个数量级。研究中还发现,共聚物NaAMC14S/AM与C12C6C12Br2之间的相互作用还与共聚物分子链中的疏水微嵌段含量有关,疏水微嵌段含量越多,NaAMC14S/AM与C12C6C12Br2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强,溶液粘度提升的程度越大。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来自沂源的中国第一株叶籽银杏为试材,运用植物制片技术、植物染色体分析技术等对叶籽银杏的叶生胚珠形态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叶籽银杏进行比较形态学研究。以
基于变速变桨水平轴风力机,依据动量叶素理论和风力机实例,分析得出了叶片外侧翼型(包括21%相对厚度翼型)在低于额定风速变速运行阶段的粗糙敏感性评价指标为升力系数和升阻
媒妁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其中职业媒妁尤为引人注目。晚明白话小说中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职业媒妁形象。以往的学者们对媒妁的研究多局限于其在古代婚姻制度中的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HSP27和HSP70的关系。方法采用静脉注射Con A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Sch B和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更新速度加快,同时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加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已经成为人类
从缓蚀剂、阻垢剂、杀生剂和絮凝剂四个方面介绍了美国水处理化学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美国水处理市场总销售额为321亿美元,其中专用水处理化学品占27亿美元。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目前该病已成为限制水稻高产和稳产的主要障碍之一。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性使得该病害的防治极为困难。为了解近年来广西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
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本实验旨在民族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的年级、班级进行小学数学学科学习策略的教学与训练,研究表明数学
本文通过对产孢量高的赤芝优良菌株G8、G9、韩国灵芝、日本灵芝、赤芝5个灵芝菌株的菌盖大小、厚度、分支数,子实层郁闭程度、子实体湿重、孢子粉重量等农艺性状的比较,筛选
所谓组织公民行为是指那些有助于维持和增强任务绩效的社会和心理环境的行为。研究表明,组织公民行为能够充当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减少组织各个“部件”运行时的相互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