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与杜甫诗学关系浅探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谦益可称为杜甫的隔代知音,他推崇杜甫,在诗学理论中常借助杜甫的观点,以杜甫的诗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文学批评武器,针对明代文坛弊病指出问题,尤其对于明末诗坛复古和反复古两大思潮,既有深入批判,又有吸收借鉴。钱谦益继承了杜甫诗歌重视现实的优良传统,同时追求诗歌的弘丽气势,其诗歌创作实践与诗学理论紧密结合,作品以七律为主,并且大量创作组诗,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学习杜诗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出个人特色,显示出了近体诗创作上炉火纯青的造诣,成为清诗的开山宗匠。 钱谦益的《钱注杜诗》在杜诗研究史上也具有颇高的地位,不仅在典籍及史实的考证功夫方面值得称道,他还针对宋人的观点提出了“杜诗刺君”等新观点,并指出杜诗刺君同时用词深婉的特点,说法自成一家。同时由于其志在存史,也利用注杜反映了明末党争等问题,如其反复提到房琯一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据,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讨论。
其他文献
《围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话语,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股持续的“《围城》热”。“《围城》热”主要表现:在出版翻译领域,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版重印,并被翻
一项调查指出,绝大多数打着“性格不合”这一招牌离婚的男女,其实大多是因为“性不合”。反过来说,许多不和谐的性爱,却又源于性格的不合。因此,当性爱遇上性格,许多个性方面的缺陷,都会影响到性生活。    【案例】 极度自恋的性爱  新婚不久,小谢已是越来越害怕回家了。丈夫一表人才,年轻有为,本是“最佳丈夫”。然而婚后真正的生活却与憧憬相去甚远,每晚的性事让小谢味同嚼蜡。丈夫心血来潮时,也不管小谢是否愿
期刊
相恋或同居多年,爱的死去活来就是不结婚;只差领证这临门一脚时,却不禁迟疑了。如今,无论是适婚青年还是剩男剩女,恐婚者不在少数。是钱钟书的“围城”理论影响太深远?还是为了一棵树木放弃整片森林实在太可惜?他们到底怕的是什么?这种挥之不去的恐惧情结源自何处?    家庭阴影型:父母感情不和    【情感病例】  在玄彬还是孩子的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父母天天的吵骂声。“我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什么是相亲相爱,他
期刊
【生活实例】  王先生40出头,人们都说这是男人的黄金年龄,可是在性生活方面,他却遇到了一些困惑。或许是由于平时工作忙、应酬多的缘故,他感觉自己对性的兴趣不如以前那么强烈了。妻子虽然只比他小2岁,在性方面的需要与他似乎恰好相反。为了尽作为丈夫的责任,他会尽力配合她的要求。但不少时候,他都感觉到性生活过程中没什么感觉,包括射精时也没有多少快感,他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40岁后性能力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