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联省自治思想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大变动时期,章太炎经历了这次大变动的绝大部分岁月,他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变动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联省自治思想就是章太炎在“统一共和”的种种努力失败之后,提出的新的政治构想。章太炎联省自治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袁世凯死后,虽然仍由北洋军阀掌握中央政权,但南方各省的地方军阀则占地为王,与北洋军阀相对抗,两方为了争夺地盘经常爆发战争;在北洋军阀内部,各派系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也是战争不断,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使刚刚建立的中华民国又陷入了分崩离析的状态,革命派为了挽救时局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但是这些运动最终都失败了,中国局势发展到了一个不但南北不能统一,而且北也统一不了北,南也不能统一南的阶段,武力统一固然不会成功,“和平混一”也很少实现的可能。此时,一部分学者又提出仿效美国的联邦制,使得辛亥革命后日趋沉寂的联邦制思潮再度兴起。章太炎在联邦制理论的基础提出了其联省自治思想。章太炎的联省自治主张包括实行“各省自治”、“联省自治”和“层累以成联省政府”三个阶段。期间步骤,分为三期,有省自治而后有联省自治,有联省自治而后有联省政府,而其基础,则是各省自治。其本质是为了挽救民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局。他希图通过“各省自治”来消除军阀间的争端;通过“联省自治”来削弱以至取消中央集权制度;通过“层累以成联省政府”来实现国家最终的统一。章太炎提出联省自治理论的本意虽好,但并不适用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也不能挽救中国军阀混战的政局,甚至演变成了地方军阀进行割据的护身符;在吴佩孚的打压下,这一方案最终流产。联省自治思想虽然最终被人们抛弃了,但该思想中倡导的民主观念则日渐深入人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进程。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胡庶华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现代学校教育领域里一位极富成就的开拓者。他不仅在学校教育思想方面颇多建树,而且躬行实践、累积经验,为我国现代学校教育事业
本文通过回顾日裔美国人的历史,重点分析影响第二代日裔同化的因素,进而对第二代日裔在日裔美国人同化中的地位做出恰当评价.本文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组成.引言部
唐代都城长安作为唐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达84平方公里,人口最多时在百万以上,是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都市。研究唐帝国如何保障这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帝国心脏的供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