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交易损害赔偿请求权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ge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内幕交易严重违背公开、公平、公正的证券交易基本原则,有悖于诚实信用的原则,也严重损害了证券市场的效益和效率。   本文通过分析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损害,从请求权的基础、请求权主体、请求权金额等角度对我国内幕交易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确定进行初探,结合国内外有关请求权主体和请求权金额的确定方法,提出我国证券内幕交易损害赔偿请求权确定的构想。   研究指出内幕交易损害赔偿主体的认定可归结为:在内幕交易和内幕信息存在的时段内,进行了与内幕交易证券相同的反向证券交易,而导致损失的善意的反向投资者;在损害赔偿请求权金额的确定上,宜采用差价计算规则和方法。
其他文献
行政法主流理论将法律渊源等同于法律形式,更直接限定在一定级别范围内的制定法形式,此种划分在逻辑和经验上皆不够说服力。扩充法律渊源的范围,才能更好地回应行政法理论和
本文以台湾作家萧丽红的小说为例,探讨其文学书写中的民俗记忆问题,以考察日常的民俗如何成为文艺的民俗,及其在这一过程中民俗记忆的中介作用。  本文第一章论述民俗记忆
为了给当前政府信息不存在之司法审查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方向指引和坚实的理论支撑,避开了当下学界所广泛使用的证明责任及其分配的学术话语,从如下三个层次进行展开。首先,在一般意义上找到政府信息不存在司法审查的某种框架性结构,即行政机关在作出政府信息不存在决定时,应该承担以告知义务为基础的如下双重义务:查找义务和说明理由义务。其次,针对前述框架性结构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运行情况,发现人民法院的审查工作存在这
近年来,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渐成规模。营业转让作为企业产权交易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其独特的制度价值而被广泛运用于中小企业的改革。然而,营业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