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互式纪录片是依托数字网络空间建立起的能够体现用户中心地位和把控能力的一类非线性纪实类影视产品。自1987年诞生以来,交互式纪录片经历了诞生期和发展期两个阶段,制作数量不断增加,制作质量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交互式纪录片逐步演化出“对话型”、“超链接型”、“参与型”和“体验型”四个门类。虽然目前国外对交互式纪录片的探索实践已经开展了40余年,但国内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既缺乏对交互式纪录片制作流程的系统介绍,又缺乏制作交互式纪录片的实践经验。本文以《黄金时代》为研究案例,系统地学习了交互式纪录片的制作流程。经过分析,本文发现,交互式纪录片的制作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四步:考量交互元素、拍摄影视内容、构建交互框架和实现产品发布。交互式纪录片《我们的节日·若木纽》借鉴了《黄金时代》的制作模式,对交互式纪录片的制作流程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经实践,本文发现交互式纪录片的制作流程可以分为四步:确定交互方式和明确交互对象;开展前期调研和拍摄影像资料;搭建交互平台和优化交互产品;发布交互产品和保持数据更新。交互式纪录片《我们的节日·若木纽》与《黄金时代》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的节日·若木纽》采用了专业团队主导、被摄对象参与、普通用户交互的制作模式。这种制作模式既能够发挥专业团队的专业化优势,避免叙事主线出现残缺,又能够调动被摄对象参与摄制的积极性,增加交互式纪录片的趣味性,从而为用户创造更为多元的交互体验。本文同时对交互式纪录片和传统纪录片在体验效果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控制实验法,严格控制实验变量,让一组实验对象观看传统纪录片《中国节日影像志·看花节》,另一组实验对象观看由相同素材剪辑而成的交互式纪录片《我们的节日·若木纽》,对两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用户观看交互式纪录片所获得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体验要优于传统纪录片。在知识性方面,虽然两组实验对象对节日主要流程的认知差异不大,但对细节性和抽象性知识的认知,交互式纪录片的观影人群却有着更为优异的表现。除此之外,在易用性层面,两组实验对象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