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严重者会引起全身多系统损伤,现在仍是全球范围内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其发病机制的探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胎盘病理及此次妊娠结局,探究胎盘病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病房分娩并具备胎盘病理检查报告的患者96例。其中包括正常妊娠者24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72例。首先根据是否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FGR)将7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合并FGR组(A组)共计29例、单纯妊娠期高血压不合并FGR组(B组)共43例;又根据子痫前期的发病时间(以妊娠34周为界限)将这7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C组)共15例、晚发型子痫前期(D组)57例。对各组一般情况、胎盘病理及妊娠结局等资料进行分析。采用SPSS21.0对各组数据进行处理,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率的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FGR(A组)与单纯妊娠期高血压不合并FGR组(B组)及正常组结果分析(1)A组与B组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明显高于正常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的合体滋养层细胞结节数、纤维蛋白样坏死数、胎盘梗死发生率、绒毛发育差发生率及胎盘系数明显高于B组,且A、B两组均高于正常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胎盘重量最低,B组次之,正常组最高,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的终止妊娠周数较B组小,且A、B两组均小于正常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窒息率最高,B组次之,正常组最低,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早发型子痫前期(C组)与晚发型子痫前期(D组)及正常组结果分析(1)C组与D组孕前BMI均高于正常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的合体滋养层细胞结节数、纤维蛋白样坏死数、胎盘梗死发生率、绒毛发育差发生率及胎盘系数高于D组,且C、D两组均高于正常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胎盘重量最低,D组次之,正常组最高,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的新生儿重量及终止妊娠周数较D组小,且C、D两组均小于正常组,三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新生儿窒息率最高,D组次之,正常组最低,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引起胎盘重量减轻、胎盘系数增高、合体滋养层细胞结节及纤维素样坏死增多、胎盘梗死、胎盘绒毛发育差等一系列胎盘缺血缺氧改变,且病情越重,胎盘病变越明显。2、胎盘的病理性改变会影响到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和发育,胎盘病变越严重,胎儿预后不佳可能性越大。3、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缺血缺氧改变较晚发型更严重,发生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较高。4、与不和并FGR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相比,合并FGR者胎盘损伤更为严重,更易发生医源性早产、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影响预后。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孕前BMI有关,孕前BMI超过正常范围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