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埕岛油田位于渤海湾浅海海域,构造上位于渤海湾埕宁隆起带埕北低凸起东南端,为一古近系基底背景上发育的大型潜山披覆构造带。该地区中生界潜山构造运动强烈、地层结构复杂、储层岩相多、控藏因素复杂,为油气勘探开发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搞清埕岛地区中生界潜山的地质结构特征、储层的成因机制以及油气控制的因素和分布规律,开展了中生界地层对比划分及展布研究、复杂岩性储层控制因素及评价研究、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等工作。经过研究,得到以下成果及认识:该区潜山经历了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期构造演化,最终形成西排山、中排山和东排山各具特色的构造格局。潜山储集体的发育受岩相、不整合面、断裂的控制,主要发育裂缝和各种孔隙等2种类型储集空间,发育碎屑岩和火成岩2类储集类型。西洼组和蒙阴组储集物性相对最好,其次是三台组和坊子组。碎屑岩储层中含砾砂岩最好,其次为砂岩,即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砾岩。不整合面以下100m以内储层发育好,多期风化更为有利;主干断裂附近储层最为有利,火成岩一般压裂才高产。还指出了埕岛地区中生界潜山油气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认为储层的发育特征、断层侧向封堵及盖层条件、油气输导条件等共同控制潜山油气成藏;成藏主要受油源条件及储集条件控制,油气主要分布在长期活动的主干断裂所控制形成的储集物性良好的构造类圈闭中。在研究和认识基础上,提交有利勘探目标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