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央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随着国内银行业同业竞争的加剧,非银行金融机构向银行业务领域的渗透,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的大量涌入,我国商业银行必将借助于金融创新这一手段,不断推出金融新业务,实现金融服务的多样化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在增加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于是,银行创新风险管理提上了银行议事日程。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接下来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利弊、创新风险的生成机理、种类,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单一的产权制度、不完善的内控制度以及滞后的外部监管等方面。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如下对策:科学的产权制度应对商业银行实施彻底的股份制改造,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克服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商业银行应紧紧围绕“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合规性目标”三大目标,建立互相制衡、有力约束的刚性的内控制度;考虑我国金融业的具体情况,新的监管制度以间接监管为主、内外监管相结合,建立由央行为首的“牵头监管模式”,统一金融监管,给银行业务创新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并且实现对业务创新的风险的有效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