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与贵金属的NSTO基异质结的电阻变换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电阻变换(RS)的阻变随机存储器具有高密度、高速度、低功耗等优势,具有重要而广阔的应用前景。多种材料具有电阻变换效应,并常展现出不同的电阻变换特性,其对应机理也多不相同。本文选择了Ni O及Pt、Au、Ag等几种贵金属,在Nb:Sr Ti O3(NSTO)基片上制备了异质结,研究了其RS性能及其相关的光伏和磁性特性,并对其RS效应的物理机制进行了探究。利用PLD方法在NSTO衬底上制备了Pt/Ni O/NSTO异质结器件,该器件展现出典型的双极电阻变换效应,阻变倍率达到了10~4,拥有较好的翻转、保持以及多值存储特性。在不同的正、负向电场下,器件电阻可以在低组态(LRS)和高组态(HRS)之间多态转换。对器件施加光照,器件展现出显著的光响应;同时,器件电阻状态的变化与其磁性的变化也具有紧密的联系。我们提出了Ni O/NSTO界面电子束缚/解束缚以及氧空位迁移的模型来解释RS效应和磁性调制;用电子空穴对的产生来解释器件的光响应现象。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多级存储、光敏、磁电等多功能器件提供了可能性。利用磁控溅射制备了Pt/NSTO,Ag/NSTO,Au/NSTO等异质结阻变器件,研究了Pt层厚度对其阻变性能的影响。各器件均表现出典型的双极性阻变效应,均拥有较好的翻转、保持、多值存储的能力,同时也展现出了明显的光响应。分析比较了各器件阻变性能的差异。优化得到了Pt层的最佳厚度。我们提出Metal/NSTO界面肖特基势垒的变化和附近的缺陷态密度及其分布对电子的束缚/解束缚行为来解释其RS行为及其差异;用界面陷阱能级中被光激发的光电子及其迁移来解释器件的光响应现象。
其他文献
表观遗传调控是在基因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基因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可遗传的,包含几种调节方式:DNA甲基化、核小体定位、染色质重塑及组蛋白修饰等。DNA甲基化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调控方式,它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将S-腺苷甲硫氨酸上的甲基基团转移到DNA分子上,这种变化一般发生在胞嘧啶上。DNA甲基化需要DNA甲基转移酶维持,DNA甲基转移酶突变时,可引起某些基因的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严重,许多城市甚至城市群经常且长时间遭受雾霾的侵袭,尤以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为甚。PM2.5是霾的主要成分,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控制PM2.5浓度成为雾霾治理的关键。有效掌握PM2.5浓度的历史时空演变规律并对未来浓度做到准确预测对人们的生活决策和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标是实现全区域全天时PM2.5浓度细粒度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是青藏高原地区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由于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干旱,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为沙化土地治理和生态环境改善带来了困难。环境工作者为改善高原山坡沙地地区生态环境,在这些地区开展了植被恢复工作,为了探究地形对植被恢复效果的影响,需要对这些地区的地形情况以及植被的生长、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传统的方法以实地调查为主,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与时间成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日益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处于逐渐失衡状态,造成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自然过度开发等土地生态问题。一方面,国家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引导土地资源生态建设,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现有的土地利用布局难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进行研究,促使土地利用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共进。因此,考虑
城市热点区域往往承担着交通、商业、教育等重要的城市功能,对其进行分析和提取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城市热点具有时空特性,其分布和强度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对热点区域进行动态和实时的探测有助于政府部门实时监控城市的交通和人群状况、避免踩踏等极端事件发生,也有助于市民合理规划出行方案。实现热点的动态探测不仅要求数据源保持持续更新,也要求分析算法具备增量学习的能力。时空数据流是一种由空间定位设备产生并上传
随着测图技术的发展,测图方式逐渐由原来的固定站式转为移动式,测图范围也从室外逐渐延伸到室内。测图技术离不开定位技术,相比室外依托导航卫星的成熟定位解决方案,室内定位环境更加复杂,定位实现更加困难。本文以自主研发的移动测图背包为平台,以激光雷达扫描测距仪和惯性测量单元为主要传感器,探索在未知的结构化环境中的室内定位导航方案,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所使用的惯性器件的误差模型并量化了
点云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三维数据,随着快速获取点云的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点云的数据量也在快速增加,亟需有效的数据压缩方法。常见的点云压缩方法有无损压缩和点云精简,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基于空间索引、k近邻搜索等方法,研究了点云的无损和有损压缩。无损压缩是一类比较通用的压缩方法。信息熵理论指出,无损编码压缩有一定的压缩限度。统计编码是无损压缩的一类重要方法,其中算术编码能够取得接近信息熵的压缩效果。由于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能源过量的消耗以及各种高强度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远远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人为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日益增加,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PM2.5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它除了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有严重负面影响之外,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全面有效的掌握PM2.5的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一方面受限于我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制约与挑战,世界各国愈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我国最先提出“生态红线”概念,明确将生态红线纳入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生态红线划定方案。生态红线划定后亟需能够定量量算的指标体系和科学、准确的评估预警方法。目前,我国的生态红线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监测部门的各类传感器和测量工具,但是由于监测过程中可能遇到某些问题,如因地理条件或成
随着计算机视觉、移动测量、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利用现实世界的图像和三维信息,以及对周边环境的360度全方位感知和测图成为一个最基本的任务。在这些应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传感器就是相机和激光雷达。相机拍摄的图像具有分辨率高、视觉纹理信息丰富等优点,激光雷达能够获得具有场景三维几何结构和深度信息的点云数据。由于这两种数据具有互为补充的特性,如果能将图像和三维点云进行融合,就能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