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学者型文人,他们既有文学创作的天才,又能够融汇乾嘉以来的朴学方法研究和整理国故。王国维、鲁迅、钱钟书是其中的佼佼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顾随也是其中的一员。他既创作诗词小说散文杂剧,又撰有《苏辛词说》、《揣龠录》、《元明残剧八种(辑佚校勘)附录一种》等经典的学术著作。他出生于旧式的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又曾负笈北大,接受了完整的现代化教育。他亲身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的思想浪潮。周作人提倡的“人的文学”,胡适鼓吹的“白话文学论”,都给他以莫大的影响。在思想上,他以鲁迅为师,学习鲁迅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地学习鲁迅文章中的创作手法,将鲁迅小说、散文的艺术手段融入到了自身的作品中去。在学术研究上,他推崇王国维,丰富了王国维的词学理论“境界说”,发展出别致一格的“高致说”;他又从王国维《宋元杂剧史》的研究中摸索出传统学问的门径,为中国现代杂剧史的开山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开辟了杂剧创作的新境界,叶嘉莹先生甚至用“空前绝后”来形容他在这方面的突出成就。他的诗词创作在体裁上沿着清末“诗学革命”发展的道路,在精神上融入了新文化思想的内涵,灵活地运用新词汇新句法,真正做到了“用新精神做旧体诗”。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素养上他精益求精,打通儒释道的思想壁垒,提出了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文学见解。他肯定“为人生而艺术”,认为文学只有打破雅俗的界分,才能扩大其表现范围。他提出“调和”之说,认定文学的本质是“真”,是“诚”。美的文学只有与“真”相符合,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他强调文学家个人的素养,认为好的文学作品是作家高尚道德品质的体现。他崇尚“力的文学”,认为作品中表现担荷人生命运的进取精神,是真正的“力的表现”。他重视文学家的创作天分,只有打破权威、脱去束缚,文学才能不断进步。总之,顾随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文化界应予以肯定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