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斯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随机噪声广泛存在于工程领域中,随机过程的建模、控制和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基于高斯线性随机系统的相关控制理论研究已趋于完善,如自整定控制、最小方差控制、马尔可夫跳变参数控制及线性二次高斯控制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系统变量的均值和方差得到的。然而均值和方差只有当线性随机系统的变量服从高斯分布时才能完全表征系统的动态特性。实际上,工业系统通常是非线性的,且扰动不一定服从高斯分布,因此系统变量常常不服从高斯分布,此时基于均值和方差的控制策略可能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同时,系统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随着各种检测、通信、图像和数据处理的快速发展不再难以获取,而通过概率密度函数则可以获得随机变量全部的概率信息。本文基于概率密度函数针对非高斯随机系统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一类可以用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CARIMA)模型表示的非高斯随机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生存信息势的预测-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系统模型预测系统输出得到其生存信息势的估值来构建性能指标,并通过最小化性能指标调节PID控制器的参数。与传统熵相比,生存信息势鲁棒性更强,计算更简单。通过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对该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2)针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过热度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最小熵的数据驱动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矩母函数计算过热度控制系统的跟踪误差熵,通过最小化跟踪误差熵确定最优控制律。然后结合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模型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的PID控制在非高斯扰动下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3)针对温控负荷参与调频的电力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最小熵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矩母函数计算系统频率偏差熵,然后通过最小化系统频率偏差熵确定最优控制律。该方法同时考虑了控制输入的约束与能量消耗的影响,并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4)针对非线性非高斯多变量随机系统提出基于矩母函数的最小熵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输入输出模型求取各个输出的概率密度函数,再根据输出的概率密度函数求出矩母函数并构建性能指标,并通过最小化性能指标确定最优控制律。通过一个非线性非高斯的两入两出系统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5)针对聚苯乙烯聚合过程提出一种基于矩母函数的分子量分布形状控制。受随机控制中PDF形状控制的启发,该控制方法通过B样条模型逼近输出的分子量分布,再利用子空间辨识法辨识系统的动态权重模型。基于矩母函数构造表征输出与目标分子量分布间差异的性能指标,并通过最小化该目标函数得到控制律使输出分子量分布间逼近目标分子量分布。最后通过一个聚苯乙烯聚合过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地下隧道工程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隧洞开挖后,土体中的原始地应力释放,土体应力重分布形成二次应力场,导致隧洞开挖边界附近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和变形。为了减小隧洞的应力集中以及保持隧洞的稳定性,常常对开挖后的隧洞进行锚杆支护或衬砌支护。因此,如何计算支护作用后土体中的应力场和位移场是地下隧道工程领域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地下隧道工程能有效缓解地上空间的紧张,因此被广泛地运用于交通、水利工程、
本文以某型战车的油气悬架为研究对象,以改善战车在复杂路况下行驶平顺性和操控稳定性为目标,运用流体力学和分数阶微分理论,建立了该战车油气悬架完整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刚度特性、节流阻尼特性、摩擦阻尼特性进行分析,从而探明了该装置的优化改进方向:发明基于压力反馈原理的自适应阻尼调节装置改善油气悬架对路况的适应性;提出变间隙密封与表面织构技术改良悬架缸减少摩擦磨损;建立路面-悬架-负载多系统非线性耦
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与震后压埋人员无法获得快速有效的救援有直接关系,而地震引起的房屋建筑倒塌是造成人员压埋的主要原因。研究揭示不同结构类型房屋建筑的地震倒塌机理及其废墟特征与规律,以及复杂混乱的建筑废墟体在震后应急救援过程中余震作用下的反应机制,对于进一步掌握建筑废墟中的人员压埋及生存空间分布规律,实现现场应急救生通道快速构建,保障施救与被救人员双安全,显著提升地震现场应急救援效能,抢救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了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发展阶段,也开启了革新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关键期。2021年,党中央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出重要指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和落脚点在于探索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动力。同时期,5G技术网络、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的数字技术大发展,新事物、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
深海热液区是典型的化能自养生态系统。栖居于此的化能自养硫氧化菌占据着重要生态位。但由于深海采样困难、且与之对接的微生物分离和培养技术尚不完善,基于纯培养的热液区微生物研究比较欠缺,限制了对其生态功能的认知。分离获得热液极端环境纯培养物,对于研究其物质和能量代谢机制以及极端环境适应性机制非常重要。相关研究对于深入诠释化能自养菌生态学贡献具有重要意义。硫单胞菌Sulfurimonas是一类硫氧化化能自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然而,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给燃煤机组提出了新的挑战。燃煤机组需要逐步完成由基荷电源向灵活性电源的转变。随着针对纯凝机组的供热改造逐渐展开,热电联产机组在燃煤机组中的比重也将稳步提升。未来热电联产机组在供热季可能需要同时面对严峻的调峰调频和供热任务,需要机组具备快速的负荷响应速率和调节深度。然而,热电联产机组由于热电耦合的作用,目
推进以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有效降低碳排放,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煤基能源的高效、低碳、多功能利用,从揭示循环流程重构的节能原理入手,提出了一种热力过程拆解分析新方法;进而探索过程间物质、能量的互补替代关系,阐明了先进零碳排放热力循环(煤基Allam循环)高效热功转换机制,构建了集成Allam循环
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临床诊疗中发挥作用。方法 通过参与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在ICU期间的诊疗过程,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查阅疾病相关指南和文献,从治疗药物的选择和调整、用药剂量准确性、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预防、用药禁忌提醒、给药时注意事项等方面实施全程药学监护,提出药学建议。结果 病情好转,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临床药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保证患者用
仿真计算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它既是连接理论解析和实验观测的桥梁,也是深入探索复杂非线性过程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技术突飞猛进,已推动计算机仿真发展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范式。特别是以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为代表的多核并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科学计算规模及计算效率的提高。在多
太阳能是最可靠和环保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目前主要有两种太阳能利用的方法,一是太阳能光伏系统(PV),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另一种是太阳能光热系统,将太阳辐射直接转化为热能进行直接利用或发电。这两个系统通常单独运行,并在必要时采用外部电力驱动冷却剂循环。在过去十年间,光伏装机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中占比最高。光伏组件的安装规模不断加强,同时也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光伏效率的进一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