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亟需加快科技创新的引领,高校是区域知识中枢,高校具备向农村提供知识的能力和责任。高校向农村进行知识溢出对彼此至为重要。信任是知识溢出尤其是隐性知识溢出最为关键的要素。现阶段知识溢出过程中,农村对高校信任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地理环境相对闭塞,思想观念保守,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不善于建立扩散到陌生人的普遍信任。在知识溢出过程中,农村对一些费用较高的培训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信心匮乏,也对与高校合作能否给自身带来足够收益缺乏信任,知识溢出效果不佳,知识溢出绩效的低下阻碍了农村知识化进程。高校作为知识高地,农村作为知识谷地,双方的知识水平和处事风格都相差较大,农村对高校的信任仅靠双方自身是难以建立的,信任机制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行为构建。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围绕农村对高校的信任在知识溢出中的作用及信任机制的构建,以知识溢出理论、信任理论、绩效管理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并吸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通过实际调查,探究农村对高校信任的作用、信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通过文献梳理构建了知识溢出中信任对溢出绩效作用的理论模型,将农村对高校的信任划分为工作导向信任和关系导向信任,探讨知识接收意愿和吸收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政策环境的调节效应。以江苏省科技镇长团为调查对象,科技镇长团是高校与农村的纽带,收集有效问卷264份,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导向信任对溢出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接收意愿和吸收能力在关系导向信任与溢出绩效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政策环境在信任作用于溢出绩效中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探讨如何构建增强农村对高校信任的知识溢出信任机制,为政府构建信任机制,培育信任提供建议。本文认为,首先,构建促进工作导向的信任机制,体现认知和计算维度,即构建知识溢出计算型信任机制,包括提升高校人员专业能力、构建风险共担机制、建立第三方认证和评价机制。其次,从关系和情感信任入手,建立关系导向信任,构建知识溢出了解型信任机制:构建“互联网+”信任平台、强化高校与农村非正式沟通、建立知识溢出冲突疏导机制。最后,体现政府行为在知识溢出信任机制构建中的作用,构建知识溢出制度型信任机制,制度型信任机制起到托底的作用,集中体现了政策环境的作用,包括完善基于制度约束的信任保障机制、建立基于市场机制的普遍信任、构建信任的文化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