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腰果酚、环氧氯丙烷、氢氧化钠、甲苯、二甲胺、3-氯-2-羟基丙磺酸钠等应用范围广、价格合理的物质为主要材料,依次经过醚化、叔胺化以及季铵化等反应,进而合成具有结构明确、性能良好的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代号为C15BS)。对最终产物进行重结晶提纯,并用FT-IR对最终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其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以及无机盐等复配体系对其在油砂上吸附性能的研究,为探索表面活性剂在地层中的吸附损失提供理论基础。测定了表面活性剂C15BS在不同浓度下的水溶液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当C15BS的浓度不断增加时,油水界面张力则逐渐降低且达到超低数量级(≤10-3mN/m)。确定了表面活性剂C15BS在固/液吸附的液固比为60:1,油砂的饱和吸附时间为15h。考察了表面活性剂C15BS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C12-3S、C14-3S、C16-3S)、两性表面活性剂烷基甜菜碱(C12B、C14B、C16B)以及无机盐NaCl复配后对其在油砂上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1)当表面活性剂C15BS浓度为0.4g/L时,其与胜利原油间界面张力即可达到超低数量级(≤10-3mN/m);(2)表面活性剂C15BS与C12-3S、C14-3S、C16-3S烷基磺酸盐的复配体系,确定了当表面活性剂C15BS含量为10%-20%时,随着吸附次数的增加,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值相应变大,且表面活性剂C15BS含量在10%-20%之间仍可达到超低界面(<10-3mN/m数量级)。而且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界面张力值相应减小,其中与C16-3S烷基磺酸盐复配吸附效果最好;(3)表面活性剂C15BS与C12B、C14B、C16B烷基甜菜碱的复配体系,确定了当表面活性剂C15BS的含量为60%-80%时,随着吸附次数的增加,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值相应变大,且表面活性剂C15BS含量在60%-80%之间仍可达到超低界面(<10-3mN/m数量级),且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界面张力值相应减小,且C16B的吸附效果最好,说明碳链的长短对复配体系的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4)无机盐NaCl的加入对单独的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以及其复配体系吸附前后均有良好的界面活性,说明该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耐盐性,且NaCl的加入也会降低其吸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