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技术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吉林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y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建筑作为保护人们健康的公共活动场所,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医疗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医疗建筑的建设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医疗建筑已成为最耗能的建筑种类之一。如何在节约现有能源消耗量,并对医疗工作人员及患者创造出更舒适的室内生活环境是需要进行系统和深入研究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对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适应性较强,采用保温隔热性能更好的外围护材料、传热系数较低且气密性较高的门窗、采用新风热风回收系统,有效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创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生活环境。因此,被动式技术在医疗建筑中如何应用和建筑如何实现绿色化是对医学建筑发展的思考,它将会对未来医学建筑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采用了“背景分析—理论基础—应用原则—实例论证”总体思路进行探索研究。首先,作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研究,国内外现状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包括美国LEED评价系统、英国BREEM评价体系、日本CASBEE评价体系,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评价体系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范围。其次,通过对德国被动房超低能耗的技术分析,总结出被动房及被动式技术的内涵及特点,从而梳理在此技术指导下的医疗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并深入分析国内外的实际案例,探索医疗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希望本文可以对未来的被动式设计提供可参考的价值。再次,从建筑设计本体出发,提出建筑规划布局的原则及建筑体形形态设计,分析在被动式技术指导下的医疗建筑的前期设计方法,包括规划方案的选址、建筑平面的空间布局和各区域使用功能的分区。从建筑设计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利用能源和如何降低建筑能耗两个方面的问题。归纳总结出在适应本气候条件下的围护结构及能源利用的有效方法。最后,作者将本文所提出的建筑设计方法应用到实际项目的优化设计中,通过对方案设计前所执行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436-2007及优化后所执行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JT149-2016进行分析对比,并对设计成果进行反思与总结。
其他文献
将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CaCO3分别用两种方法制备成母粒并与PP复合,制备成PP/CaCO3与PP/PP—g—GMA/CaCO3纳米复合材料。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目的:(1)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腔鼻窦黏膜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态特点,分析细菌生物膜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CRSwNP)、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经常发生渗水情况,产生渗漏的原因有很多。因此,管理人员要加以预防,严格管理,紧抓施工各个环节,控制渗漏,保证质量。本文对房屋建筑施工中渗漏施工技术进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23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观察1月、3月术前、
目的探讨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检查肛周脓肿的声像学特点及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检查肛周脓肿30例,并与常规专科检查结果相比较。作声像图描述及术前
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对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控制,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有效性,达到使系统损耗最小的目的,提出了基于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的计及UPFC的无功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