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念性建筑是一种古老的建筑类型,其灵魂可以说是情感的表达。在纪念性建筑情感表达中,最为重要的类型是哀悼情感的表达。纪念性建筑的哀悼情感表达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金字塔到巨石建筑,从教堂到公墓,再到各种纪念馆,无不蕴含着哀悼情感表达。到了今天,哀悼情感的表达借助更加丰富、新颖的手段得以诠释,目的是使观者获得近乎完美的视听享受。在人们放弃平凡,追求精神上的触动与感染,向往感官刺激与震撼的时代到来之时,建筑设计实践需要学术理论研究与之配合。纪念性建筑的哀悼情感表达也需要更加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配合,使我们的设计作品在具备艺术欣赏性的同时,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直扣哀悼情感主题。本文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纪念性建筑实例,以及哀悼情感产生涉及到的一些关联性情感,运用科学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从建筑设计的形式创作手法出发,论述了纪念性建筑的哀悼情感表达。文章解决问题的部分通过建筑的最基本构成要素即实体和空间分别进行论述,分为实体形式创作中的哀悼情感表达和空间形式创作中的哀悼情感表达两个部分。实体部分主要从建筑材料、形体在知觉层面的塑造以及象征、隐喻表达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材料通过其质感、肌理以及色彩调到起观者在视觉、触觉等知觉的感知;建筑形体塑造通过“沉重”、“残缺”、“阴影”调到起观者在视觉、触觉等知觉的感知;除知觉层面,实体还可以通过象征和隐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哀悼情感,在象征隐喻的哀悼情感表达中,本文将其概括为对“墓冢”的比拟、对“悲剧联想”的引发以及对“哀悼意义”的表述。空间的哀悼情感表达是指通过建筑空间来表达情感,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哀悼情感表达是相当丰富的,可以通过空间序列、空间形态、空间意境进行表达。空间序列的哀悼情感通过沿线、蒙太奇和叙事三种形式激发;表达哀悼情感的空间形态可概括为对称、反常态和象征、隐喻三种形式;空间的意境的哀悼情感表达强调纪念性建筑的本质就是物化形态的精神象征。文章的各个章节采用递进的写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后实体和空间的部分分别进入到了象征、隐喻表达和意境表达部分,达到相应的深度水平。希望所研究的成果能够给予纪念性建筑哀悼情感表达的建筑设计实践活动以启发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