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对钢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钢标准化工作的效果关乎钢产品质量的提升。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钢标委”)作为钢铁业标准的主管部门,下属分技术委员会及标准化工作组众多,专业覆盖面广,归口经管的标准最多,尤其是要在众多的标准之间保持协调一致,同时还要体现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这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同时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即基于标准之间的引用关系,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标准引用网络进行综合评价,以下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对标准化、系统工程和社会网络等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以此来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经过分析发现,鲜有学者对标准体系进行量化研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即成为本文的切入点,并借鉴专利和引文网络的研究成果,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于标准引用网络的研究。其次对国内与国外的钢标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从标准数量、标准构成、标准技术三个角度与国外先进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接着,本文从钢标准层面出发,选取四个分技术委员会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共计307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四个分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引用网络进行对比分析,并将钢标准引用网络可视化,通过网络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中心性、平均距离、凝聚子群等定量指标分析标准引用网络的结构特征,从标准引用网络的角度探究不同的分委员会的标准体系与标准制修订管理机制的差异。 最后,从标准节点、标准引用效率以及标准体系三个维度对四个分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引用网络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得出钢管的标准引用网络中孤点标准较少,孤点率较低,关键节点突出,网络的系统性较强,同时钢管分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化工作效果较好,而其余三个分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引用网络效果均与理想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如孤点标准较多、节点中心性不突出以及“小团体”现象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标准节点、标准引用效率与标准体系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