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克隆、鉴定及转基因小鼠的制备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一类被广泛研究和关注的脂肪酸。PUFAs主要包括ω-6和ω-3 PUFAs两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包括多个从短碳链(18 C)到长碳链(22 C)的、且含有多个不饱和键的脂肪酸。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PUFAs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它们参与细胞膜的构成并作为许多细胞应答过程中的信号分子,与人类的多种疾病的发生紧密相关,其适宜的含量对于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的正常发育和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极其重要。从总体上来说,ω-6 PUFAs对人体意义不大,其过量的摄入反而会危害人体健康。而ω-3 PUFAs对人体却具有积极的意义,已被证实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癌症等多种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哺乳动物及人类都不能在体内合成ω-3 PUFAs与ω-6PUFAs,因此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但自然界中ω-6 PUFAs含量丰富而ω-3 PUFAs含量极少,导致人体中ω-6 PUFAs摄入过多而ω-3 PUFAs摄入严重不足,使人体中ω-6/ω-3之比高达16以上。因此,如何使人体增加ω-3 PUFAs的摄入量就成了合理利用脂肪酸的关键,也是当今世界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基因工程技术与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体外生产更多的ω-3 PUFAs提供了新的契机,也逐渐成为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之一。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是ω-3 PUFAs合成的关键基因,它们利用ω-6 PUFAs为底物,在脂肪酸碳链甲基端第三个碳催化生成一个不饱和键(烯键),从而合成相应的ω-3 PUFAs。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克隆了多个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但其中大部分基因只能合成18 C的ω-3 PUFAs,开发利用价值不大。虽然也有报道能够合成更长链的ω-3 PUFAs基因,如真菌Saprolegnia diclina的ω-3脂肪酸去饱和酶能够合成20 C的ω-3 PUFAs,另一种真菌Mortierella alpina 1S-4不但能合成20 C的ω-3 PUFAs,而且能合成18 C的ω-3 PUFAs,但迄今尚未见这些基因用于基因工程或转基因动物中生产ω-3 PUFAs的报道。真正用于此类研究的基因是来自线虫C.elegans的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t-1。该基因转入哺乳动物细胞及小鼠后能使从18 C到22 C的ω-3 PUFAs的含量增加,显示出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美中不足的是,所合成的ω-3 PUFAs中价值更大的22 C的ω-3 PUFA(s如docosapentaenoic acid,DPA和docosahexaenoic acid,DHA)水平仍然很低。因此,能否找到在转基因动物体内广泛表达各种ω-3 PUFAs,且其DPA和DHA的水平更高的类似fat-1基因,则成为该问题的关键。本研究通过GenBank检索和文献调研,发现线虫C.Briggsae具有类似fat-1基因的基因组序列(为C.Briggsae基因组的测序结果,GenBank登录号为CAAC01000009),其氨基酸编码较C.elegans少了两个氨基酸。二者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1.5%,氨基酸同源性为86.1%,未见其进一步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基因合成方法,即用PCR法结合酶切连接法拼接化学合成的寡聚核苷酸来合成线虫C.Briggsae具有类似fat-1基因的全序列,并把合成的该基因命名为sFat-1。整个过程仅用了3轮PCR(共7个反应)、2轮酶切连接(3个反应),便完成了1226 bp的sFat-1基因的克隆。基因克隆前经过密码子优化设计,以便更适合在哺乳动物中表达。将构建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sFat1-EGFP通过脂质体转染CHO细胞系并对其进行抗性筛选,获得了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对稳定转染sFat-1细胞株的RT-PCR分析及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分析表明,sFat-1基因完全能在CHO细胞中表达并发挥其ω-3去饱和酶的作用,即催化ω-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转变为相应的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ω-6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从48.97%(转染GFP的CHO细胞)下降到35.29%(转染sFat-1的CHO细胞),而ω-3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则相应地从7.86%上升到24.02%。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从正常细胞中的6.23下降到转染细胞中的1.47。这说明线虫C.Briggsae的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Fat-1的克隆是成功的。更重要的是,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比,sFat-1基因转移到哺乳动物细胞CHO中可以产生更高含量的DPA(5.98%)和DHA(1.97%),初步证明该基因可能更有利于更长链的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将载体pcDNA3.1-sFat1-EGFP作为转基因动物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小鼠,在出生的33只后代小鼠中,经PCR和Southern blot鉴定,最终获得5只转基因小鼠。经对后代小鼠的检测,证明其多种组织及乳汁中合成了LA(linolenic acid , 18:3n-3)、EPA(eicosapentaenoic acid, 20:5n-3)、DPA(docosapentaenoic acid, 22:5n-3)、DHA (docosahexaenoic acid, 22:6n-3)等各种ω-3 PUFAs。所检出的ω-3 PUFAs的种类与CHO细胞转染的情况类似,但转基因小鼠各种组织都表达和产生了极为丰富的更长链的DHA和DPA。在肌肉组织中DHA平均含量高达12.15%,ω-3 PUFAs总含量平均高达23.04%。这些数据远远超出了C.elegans的ω-3去饱和酶基因fat-1在一系列转基因试验的结果。这再次表明本研究所合成的sFat-1基因能够在转基因动物中产生更多、更长链的、且更有价值的DHA以及DPA。此外,本研究还构建了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BC1-sFat1,并通过同样的显微注射法获得了5只转基因小鼠(共生了24只小鼠),对后代检测发现,其中1只转基因小鼠的乳汁中表达了ω-3 PUFAs产物,且略高于周身性表达的转基因小鼠乳腺中所合成的各种ω-3 PUFAs。这为sFat-1在牛、羊等家畜上利用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表达ω-3 PUFAs奠定了实验基础。最后,本研究还尝试了利用慢病毒载体法生产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以sFat-1为目的基因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载体及其完整表达系统,通过转染293FT细胞生产慢病毒颗粒,病毒滴度约为5.0×106 TU/mL,经感染NIH3T3细胞系,表明该慢病毒对哺乳动物细胞具有良好的感染能力。再用该慢病毒感染小鼠早期胚胎,结果表明,所获得的慢病毒颗粒完全可以侵染小鼠胚胎。该研究初步证实利用慢病毒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是完全可行的,为sFat-1走向实际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非创伤性因素所致胸痛主要原因是缺血性心脏病、冠脉综合征等危急重症,此类胸痛可短时间致命,对急诊诊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本文探讨分级分区护理管理在急诊胸痛患者分流干预中的实践应用,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诊胸痛患者,年龄>18岁,意识清楚、有正常沟通能力,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恶性肿瘤、
期刊
自尊在社会适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应对负性或威胁刺激时,起到了保护防御功能。其中低自尊个体一般表现出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后续研究发现注意偏向训练任务可以矫正个体的注意偏向模式,并可以改善其症状。本研究通过罗森伯格自尊量表筛选低自尊者,之后通过两个研究四个实验展开。研究一旨在考察低自尊个体对情绪信息的的注意偏向特点以及积极注意训练对于低自尊者的干预影响;研究二旨在考察积极注意训练的时空条件下的效
注意力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具有深远影响,长期处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环境中的儿童,他们在注意力发展水平和其他认知能力方面普遍存在风险。当前研究首先探讨高、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其注意力水平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筛选出10-12岁共156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儿童81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儿童75名,采用注意网络测
抽象概念的心理表征是具身认知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隐喻在社交生活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多数抽象概念的空间大小隐喻不仅存在于个体的语言层面,还存在于个体的心理表征层面,例如:道德、情感、权力等抽象概念。智力概念作为抽象概念之一,在青少年的语言层面,建立了智力概念与空间大小的隐喻联结,但是在他们的心理表征层面,在智力概念与空间大小之间是否建立隐喻联结还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为了从认知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党委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残障学生特点,创新载体,凝练特色,提升内涵,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坚强作用,为高等特殊教育发展和残障生培养提供坚强保障。一、着力建设引领、融合型基层党组织残障人群体在学习、理解党的政策上,存在一定难度,而当今国际社会复杂多变,西方思潮对残障学生的渗透形势严峻。坚定地讲政治,
期刊
太赫兹频段(0.1-10THz)是探测早期冷暗宇宙及宇宙生命环境等的独特波段。太赫兹天文学的兴起得益于高灵敏度超导探测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类似于光学CCD的太赫兹大规模阵列超导探测器技术发展迅速,在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类探测器主要包括超导动态电感探测器(KID)和超导相变边缘探测器(TES)两种技术。其中,
期刊
鼻内镜鼻窦术术后存在鼻黏膜水肿及较多的分泌物、淤血和肉芽组织,而鼻腔冲洗可有效改善鼻黏膜水肿、清除分泌物、防止鼻腔粘连。本文探讨鼻腔冲洗护理干预对鼻内镜鼻窦术后功能及影像指标的影响,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行鼻内镜鼻窦术患者,排除有鼻窦手术史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
期刊
烟草蚀纹病毒病是造成烟草生产损失的主要病害类群之一,近几年来在国内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本文在克隆烟草蚀纹病毒CP、HC-Pro基因的基础上,通过温室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 TEV)与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 SCMV)之间的交互保护作用,从生物学的角度及分子水平上证实了TEV与SCMV之间存在交互保护作用的现象,这不仅
《浏阳河》是由徐叔华作词,唐壁光、朱立奇作曲的湖南民族风格的歌曲。这首歌曲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第三次土地改革时期,是一部反映土改生活、表达人民内心感情的歌曲。歌曲流传至今已有七十多年,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经久不息、家喻户晓的歌曲。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它受欢迎的程度之高以及所特有的时代精神,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以它为基调,在继承原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出新的、符合时代欣赏的音乐作品。在原曲
流式细胞术是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综合了激光、电子、化学等多技术领域的高新测量技术,能够实现对细胞的多参数快速测量、大规模分析和高精度分离,业已在医学临床诊断和研究中得到普遍应用。从80年代开始,该技术逐渐被运用于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在植物DNA含量测定、细胞周期测量、大规模细胞培养的监控、特定染色体的分离等领域显示了巨大潜力,但国内相关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本研究分别以普通小麦及其双端体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