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之间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生存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项目。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部分内容已经或者正在失传,逐渐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所以,积极寻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推广的有效路径,使之既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质,又汇入现代体育的共性,实现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不仅有利于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本土的传承与推广,而且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实现与世界体育文化的融合,最终成为全人类共享的体育文化财富,都将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贵州简称“黔”,是全国8个民族省区之一,民族成分就有49个,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斜坡地带的中低山盆谷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文化模式的特点,创造了本民族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及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在不断实践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县自身特点,并随着时间的发展,部分学校构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为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多彩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和谐,提升少数民族体育知名度和美誉度,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以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宗地民族中学、四大寨民族中学、火花民族中学、紫云县民族中学学生、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为在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学校将少数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中学体育课堂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1.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学校发展少数传统体育项目较多,项目以民族性娱乐性为主。现采用的体育课程设置主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水平较低,课程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结果性评价。 2.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中学体育师资薄弱,大多数体育教师以中老年为主,师生比例不符合国家标准,教师工作量较大,不能满足当前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与训练等工作的开展。 3.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中学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场馆、器材设备短缺,与国家配备标准比较,学校在体育场地器材与国家标准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4.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认知较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学生一致认为体育课中应该加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5.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学生参加民族体育项目的动机呈现多元化,大多数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持积极态度,喜欢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6.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呈现多样性,参加的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大多数学生选择下午在学校内场馆和同学一起活动。且多数学生参加民族体育活动的次数、时间和强度达到体育人口规定。 综上所述,将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堂,有利于拓展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弥补师资薄弱、场地器材不足,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符合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需求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体育行为,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