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民之女的心路历程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ioop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鸿写作的独特性主要是体现为她身份的特殊性。作为农民之女的梁鸿具有鲜活的乡土经验,这是她进入乡土叙事的宝贵精神资源;同时她又是一位接受了现代多元知识谱系的学者,通过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追问,发现和探究自我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多重身份的交织复合就意味着,梁鸿在进行乡村经验的讲述时会在无意识中进行着动态视角的转换,而这种叙述视角的内在贯通和转化代表着作者的价值判断。农民之女和学者的复合身份,决定了梁鸿写作的双重视角。融于骨血的乡土经验决定了梁鸿展开乡村叙述的民间立场,现代知识者的学术视野和问题意识,打通了学术和现实之间的意义通道。而将双重视角的乡土叙事进行弥合勾连的是其中一以贯之的乡愁。现代人文学者的知识结构,使梁鸿的乡愁具有普世性,通往全球人类的普遍情感,包含着对于现代性的质疑和反思。梁鸿双重视角的来回切换体现在形式上则是多种文体的混融共生。第一章“复合着多重身份的写作者”,梳理梁鸿多重交织的身份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和作用。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系统把握梁鸿文学批评对象和范围的前提下,探究梁鸿的学者身份和研究对象,对于其文学写作的内在驱动;另一方面,探究梁鸿农民之女的原始身份对于其学术批评和文学写作的意义。多重身份的重叠、交叉使梁鸿在观照乡土中国时具有特殊的历史视野,这也是她乡土文学创作的价值所在。第二章“双重视角转换中的乡土情感”,主要是从农民之女的视角和知识分子的视角两个方面,来分析梁鸿乡土叙事的特点和价值。出身乡土的原始身份使梁鸿具有天然的民间立场,对于个体生命的精神探寻是以农民之女的内视角展开,关注沉默生命的价值和尊严。而梁鸿作为高校学者的知识背景和学术视野,使她在直面现实问题时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和问题意识。在双重视角的更迭转换中,乡愁是连接和贯穿始终的纽带。“乡愁”既是梁鸿学术批评所秉持的人文主义态度,同时也是对正在陨落的乡土精神的追怀。第三章“双重视角的叙事策略”,是对梁鸿文学创作的叙事模式和文体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梁鸿的“返乡模式”是对鲁迅开创的叙事模式的接续和变形。另一方面,梁鸿双重视角的来回切换体现在形式上则是多种文体的混融共生。篇首以地方志作为开篇引言,体现着梁鸿试图将“梁庄”与当代史相勾连的努力和野心;梁鸿在城市和故乡的双重空间中来回流转,以游记的形式呈现时空变幻中的故乡;“梁庄系列”所采用的口述实录体最大程度地释放了失语农民的言说主体性;梁鸿对大历史中个体生存境遇的描摹和呈现,其背后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考量和审视,以文化寓言的方式开启文化冲突的本源秘密。
其他文献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其以反复发作腹痛和腹部不适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但又缺乏诊断器质性
清代是诗、文、词等传统文学体式全面复兴的时代,诗歌的成就尤为显著。就地域而言,蜀中诗歌创作亦蔚为大观。蜀籍诗人,如“遂宁三张”、“罗江三李”等,曾享誉全国。李鼎元不
许地山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独特的作家之一,他有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人生观,有深具传统道家特色的浪漫主义情怀,有不同于新文苑其他作家的文本书写和学术研究。许地
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与β-氧化脂肪酸遗传性疾病有关。其中最明显的可能是中链-酰基-辅酶A(COA)脱氢酶缺乏。作者对一婴儿猝死的和出生后第3天意外死亡的一个家族进行了调
期刊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本论文将在学术界对班固《汉书》史学范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偏重于对其文学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思考,并站在哲学与文学鉴赏
目的:分析评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疼痛感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取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间本科室收治的9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研究,采取分
中国历代王朝中,若论市场经济之发达,当首推两宋。一国市场经济之规模,归根结底,必然表现为货币总量,而宋代的货币总量,当仁不让地居历代之冠。数字是有说服力的:唐代的最高年铸币量
报纸
王昆仑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同时也是学界知名的红学专家。王昆仑红学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为其妻子曹孟君主编的杂志《现代妇女》撰写《红楼梦》人物评论系列文章,王昆
对乡土中国的关切和书写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新世纪以来,面对城市化的强势入侵,乡土世界日益萎缩,乡土小说的命运备受学界关注。《人民文学》自创刊始就与乡土小说颇有渊
目的:建立强力脑清素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处方中的主要成分五味子流浸膏(五味子乙素、五味子甲素),以甲苯: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