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电视媒体生存现状分析——以第一财经频道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中国财经电视媒体四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选取第一财经频道这一在国内现有体制框架和竞争格局中领风气之先的媒体作个案研究,考察财经电视媒体的生存现状、面l临困境与现实走向。从定位投资者的专业财经频道,到谋求“华语世界主流财经媒体”的宏伟目标,第一财经依托强有力的资金、技术支持和上海作为全国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凭借相对成熟的财经节目操作范式和富于特色的节目策略,跨媒体、跨区域打造产业链,已在现有市场格局中初步树立了品牌形象,同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但作为一个区域性财经媒体,第一财经在打造中国首选财经品牌的路途上步履维艰,无法超越自己所在的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在节目制作、视野眼光,尤其是收视、收益等方面处处受到掣肘。第一财经的进一步发展除了主要依靠媒体自身品质的提升外,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决策层尽快打破现有行政割据、建立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其他文献
作为互联网最热门的应用之一,网络搜索被誉为继网络广告、无线增值、网络游戏之后的“第四桶金”。随着社会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趋势,网络搜索对信息的搜集、提取、整合功能日益
本文的尝试着解析中西文化误读所产生的原因。运用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来说明中西文化交流的误读并解释误读的产生因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中西双方的误读
现在计算机软件已经渗透到人类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要素。然而,在计算机软件演变的过程中,它的开发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早期,软件开发没有任何管理
大众传播媒介一旦投入运行,就被赋予一种选择信息和解释信息的权力,从而也就获得了一种控制社会的能力。这种媒介权力一旦失控,就必然会导致媒介腐败。当今我国媒介权力日益膨胀
消息来源的特征研究,是传播学研究尤其是传者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具体体现在研究消息来源的职位、性别、职业、地区、呈现位置等变量的分布,看它们是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向性。
自从世界实现“全球化”机制,许多国家文艺要面对“全球化对本国文艺有什么影响?”的问题。实际上,因为大国欺压小国的更加明显。在这种背景下,文化民族主义在维护本国家的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