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语行为是人们通过话语的形式所实施的行为,即以言行事行为,比如,问候,道歉,请求,宣判和许诺等。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奥斯汀和其继承者塞尔认为言语行为是建筑社会交往的基石,也就是说,言语行为是人类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基本单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即跨文化的交际将变得更加深入和广泛。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的差异,这种交际无疑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导致误解或矛盾的产生。所以,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言语行为来研究跨文化交际。本文试图建立一个汉英文化对比的框架,利用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汉英请求言语行为形式上相似与差异在文化方面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中国人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并有效地实施请求言语行为,如何增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感知力,如何教授和学习英语提供参考和建议。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请求言语行为研究的现状以及从文化角度研究言语行为的重大意义。国内外对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还是在揭示相似点与差异上,而对这些相似与差异做文化层面的分析则有所欠缺。但是言语行为的编码和实施都与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建立一个汉英文化对比的框架来研究汉英请求言语行为的异同是很有必要的。第二部分是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了与请求言语行为相关的典型汉英文化取向。这一章分为二节。第一节分析了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交际与文化三者关系紧密,相辅相成,离开其中任何一项去谈论另外的两项都是不可能的。由于本文要研究的是汉英语言和交际方式的差异在文化上的根源,所以第二节将重点关注汉英文化取向上的异同。这一节对三种典型的汉英文化取向作了对比。首先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取向。中国人倾向于“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是“天人相分”。其次是关于社会关系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权势关系,即上下或尊卑关系,西方人则相反,他们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一致性关系,强调人们之间的平等。最后讨论的是中西方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人倾向于集体主义,注重群体和他人,而西方人则崇拜个人主义,追求个性自由以及自我进取和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