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性老年ACST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90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于因胆总管结石所致老年ACST病患,分析其围手术期相关资料以探讨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手术及临床诊治中提供相关线索以防范其高危险性和及时治疗创造条件。[方法]回顾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肝胆胰外科63例住院且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所致的老年ACST病患,均行紧急外科引流治疗。收集完整的临床住院资料,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及临床实际,从中挑选出可能的相关临床因素加以统计,单个因素使用非参数检验法,多个因素则行非条件逐步向后Logistic回归法研究,以确定与胆总管结石性老年ACST死亡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结果]63例老年病患中死亡8例,5名老年男性,3名老年女性,死亡原因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63例老年病患的资料挑出来的25个可能因素中,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5、休克、精神神经症状、并存慢性疾病病、先前胆道术史、体温≧39℃或≦36℃、中性粒占比≧90%、白蛋白<30g/L、血小板<70×109/L、高TBil水平、高DBil水平、高ALT水平、高AST水平、高C反应蛋白水平、手术时机≧8h、麻醉时间≧150min、术后转入ICU,共计17个相关危险因素的P值小于0.05,在将这些因素行多因素统计证明:年龄≧75、休克、精神神经症状、中性粒占比≧90%、血小板<70×109/L、手术时机≧8h、麻醉时间≧150min、术后转入ICU,为胆总管结石性老年ACST致死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单因素确定的胆总管结石性ACST危险因素为:年龄≧75、休克、精神神经症状、并存慢性疾病病、先前胆道术史、体温≧ 39℃或≦36℃、中性粒占比≧90%、白蛋白<30g/L、血小板<70×109/L、高TBil水平、高DBil水平、高ALT水平、高AST水平、高C反应蛋白水平、手术时机≧8h、麻醉时间≧150min、术后转入ICU。多因素确定胆总管结石性ACST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75、休克、精神神经症状、中性粒占比≧90%、血小板<70×109/L、麻醉时间≧150min、术后转入ICU。以期许在实际临床工作上,通过此病的相关风险因素来提升早期诊治,从而减低该病的致死率及提升预后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诊治现状,探讨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再次骨折的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昆明市
【研究背景与目的】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常见的脊柱疾患,指脊柱韧带的异位骨化形成,骨化的后纵韧带压迫脊髓,易引起患者
目的探讨弥漫型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的差异,总结分析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的治疗经验,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处理临床上遇到的问题,降低结石残留及复发情况,减少术后并发
目的:分析保守治疗无手术指征的跟骨骨折并发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方法:搜集全部来源于四川省骨科医院康复科在2011年-2016年期间诊治的无手术指征型跟骨骨折患者,总共搜集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增长并且日趋年轻化,前列腺的早期诊查被越发重视。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医生通过对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研究背景及目的:经美国FDA批准,全身麻醉药丙泊酚于1989年正式上市,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自此丙泊酚凭借其起效快、无蓄积、恢复迅速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目前世界
就业能力是决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核心因素,该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困境成因,发现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就业观念狭窄,就业期望值高;专业技能较弱,综合素质不高
目的:1.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Ultrasound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测量左心室应变指标研究CABG患者术前与术后左心室功能的变化;2.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研究
[目的]国外虽然有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应用解剖学测量,但国内尚无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应用解剖学测量文献。此次实验为国内首次髋关节应用解剖学测量,一方面用以比较国内外测量
目的: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l(4EBP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TOR、4EBP1在77例喉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