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暗挖隧道邻近地层空洞施工影响分析与评价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zhaojie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地铁和地下道路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增长。然而,由于城市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层缺陷、管线渗漏等问题导致地层中存在空洞,对邻近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开展浅埋暗挖隧道邻近地层空洞围岩变形规律研究和地层空洞近接影响分区研究,并实现隧道邻近地层空洞施工影响分析与评价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和贝叶斯网络理论等手段,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果如下:  (1)利用FLAC3D模拟了45种空洞工况,得到在不同空洞位置、空洞尺寸和洞隧净距条件下浅埋暗挖隧道围岩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整体上,空洞尺寸越大,地层变形越大,围岩破坏越严重;在2~3m范围内,洞隧净距减小,围岩稳定性变差,地层变形增大;同时,空洞在隧道斜上方、侧方和斜下方时对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安全影响较大。  (2)通过开展三维模型试验,对不同空洞条件共9种工况进行研究,得到相应地表沉降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空洞在隧道上方时,洞隧净距越小,地表沉降越大;空洞尺寸增大,地表沉降与沉降槽宽度增大;空洞在隧道斜上方和侧方位置时,地表沉降槽曲线向空洞一侧偏移,且地表沉降值大于空洞在隧道上方位置,以上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3)参考隧道近接施工影响分区方法,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得到的地表附加位移和隧道围岩附加位移变化规律,尝试对浅埋暗挖隧道邻近地层空洞近接影响分区进行划分。基于地表附加位移准则和隧道围岩附加位移准则,得到不同空洞尺寸下的影响分区结果。  (4)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和方法,利用数值计算结果建立浅埋暗挖隧道邻近地层空洞施工安全风险分析模型,开展风险因素分析、风险预测和风险诊断。通过风险因素分析,得到风险等级排序为:空洞位置>空洞尺寸>洞隧净距;通过风险预测,得到不同空洞参数条件下的风险等级概率分布和最大概率风险等级;通过风险诊断,由已知围岩变形结果得到空洞风险因素概率分布和最大概率空洞状态。此外,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浅埋暗挖隧道邻近地层空洞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体系,通过数据库构建、模型构建等手段最终实现风险控制,为浅埋暗挖隧道邻近地层空洞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岩质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在边坡稳定性评价等边坡问题的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获取准确的岩体力学参数一直都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位
高强钢纤维混凝土是水泥基复合材料向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在制备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过程中选用微细钢纤维,并且采用高温蒸汽养护制度,利用低水胶比+掺加高效减
混凝土结构锈胀开裂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原因。锈蚀产物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受拉而开裂。一旦保护层完全开裂,环境中的有害介质将经锈胀裂缝直接侵入混凝
地震现场房屋安全鉴定工作是地震现场应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完成地震现场房屋安全鉴定工作,不仅可以为国家财政节省大量的开支,更可以起到合理的安置灾民,维
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作为具有独特建筑功能的结构,由于其空间布置灵活,有效提高层高空间,可降低建筑物高度以及施工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地震作用或风荷载等水
高强度钢结构的推广及应用是建筑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高强钢材较普通钢材变形能力差,焊接连接的脆变倾向更加严重。因此,本文基于Gurson-Tvergaard-Needleman(GTN)微观损伤断
目前,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建筑节能在节能减排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开发研制一种抗震、经济、节能省地型的新的建筑结构体系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此为
屈曲约束支撑作为一种新型的金属屈服耗能构件,具有安装方便、设计灵活,不影响建筑物美观的优点,其在提升框架结构抗震能力、减小主体框架地震损伤的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滑动带是指平行滑动面受揉皱及剪切的破碎地带,简称滑带。它是滑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滑动带及其附近土体的变形与发展与整个滑动边坡的形成及演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