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视阈下主流媒体的焦裕禄形象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人民日报》中以焦裕禄个人事迹及其精神为报道主题的报道文章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1966年至2015年期间,焦裕禄人物形象的变化及其特征,并探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在中国,焦裕禄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自1966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以来,学习焦裕禄精神、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等媒体报道不绝于耳。焦裕禄也因此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标杆人物之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将探讨在50多年的时代变迁中,《人民日报》相关报道通过建构怎样的框架来塑造焦裕禄这一人物形象,并探讨了影响其形象发生变化的因素。框架理论是研究新闻生产性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石。故本文以框架理论视角出发,探究主流媒体的框架建构同人物形象塑造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立足于框架选择,主流媒体框架的建构则依赖于新闻传播机制的内含。因此,从本质上讲,典型人物形象是基于政治、体制、媒介发展等新闻传播机制下,主流媒体所建构的新闻框架之“表象”。本文以比较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的方法为主,解析包含焦裕禄个人事迹及其精神的文章文本,解读了历经不同时代的焦裕禄形象。研究发现,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言,不同的时代语境下,焦裕禄的人物形象有所差异:第一阶段中,焦裕禄形象特征表现为“多侧面”表象同极端“统一化”实质相结合;第二阶段中,焦裕禄的人物形象并未被美化或矮化,同时伴随政治“标签化”的逐渐褪去;第三阶段里中,焦裕禄成为立体化同多侧面并存的时代典型人物形象。就新闻事业的发展视角来讲,相关报道话语从最初惯用的号召性、口号式词汇,发展到注重实感,回归现实的领悟,而后成为真实客观的理性表达。该变化则更深层面地折射了《人民日报》报道重心及报道功能的转变。在报道重心层面上讲,《人民日报》相关报道经历了以思想精神层面为主,思想精神层面同物质利益层面并存,重视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的三个层面。立足于对有关焦裕禄个人事迹及其精神报道的文本分析,在其形象变化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该典型人物形象变化的因素。本文研究者在关于典型人物形象分析与研究的新闻学视角的基础上,加之以传播学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从而得出本文的结论。本文研究者认为,影响焦裕禄人物形象变化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三点:一是意识形态影响人物形象的建构方向;二是集体记忆的选择影响人物形象的重构;三是强化受众互动影响媒介人物形象建构理念。
其他文献
于2012-06-28-2013-01-08在新疆焉耆盆地设置农田裸土桶装培养试验,采用动态密闭气室法(Li-8100,USA),监测地表温度和土壤呼吸地表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试验包括3个处理:原土、
百老汇音乐剧作为世界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是戏剧和音乐艺术的巅峰传奇,更是商业化运作为音乐剧的传播发展推波助澜的典型范例。笔者将从拉斯维尔传播模式中的5W元素,
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博士以独自的体验,探讨了中国西南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揭 示了日本民族文化来源的多元化和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至今已发展成为日本的应用学术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和其它材料的结构相比,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板具有较高的比刚度和比强度。因此这种结构在多种技术领域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和一些民用的工程上。然而,现在大多
从"资源诅咒"理论出发,探究贵州陷入"资源诅咒"的内在原因,认为贵州必须实行内源发展,才能摆脱"资源诅咒"的命运。
2012年以来,美国陆军在压缩部队员额、精干编制体制以推动陆军向“少而精”发展的同时,还大力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以抢占新的军事竞争制高点。一体化防空反导部队属于加强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经胸腔镜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 选取10名三野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常规经胸腔镜下行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于清扫上界处予金属钛夹标记清扫的最高位点,并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分子量高,结构简单,无毒无害,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可加工制作成管材、板材、薄膜和纤维等产品,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也存在抗蠕变性能差、易老
温度在黄酒发酵过程中对黄酒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尚没有建立关联黄酒发酵过程中温度对黄酒发酵影响的模型。本研究以黄酒发酵过程中的通用酵母Sacchaaaromyces cerevisi
钛及钛合金密度低,比强度高,在高温和低温下性能都很好,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抗腐蚀性能,因此作为新型金属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医学及民用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钛及钛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