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驱油螺旋型静态混合器流场仿真与实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b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三次采油(EO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各主力油田。聚合物注入(简称“注聚”)驱油方法因其较高的原油采收率已成为三次采油技术中的主要采油方式。注聚采油技术利用静态混合器(以下简称“静混”)将聚丙烯酰胺(PAM)母液与水混合后注入井底进行驱油。其驱油效率主要取决于混合后的溶液粘度,粘度越高,驱油效率越高。常规的静态混合器由于对聚合物剪切作用较强,造成粘度损失率较高,导致驱油效率下降,进而影响到石油开采产量。本文通过对静混混合机理及PAM溶液粘度理论的分析,明确了影响溶液粘度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静混结构参数(单元螺距、单元间距)及结构形式(单元旋向组合)、流体初始流速三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对以上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两种改进后的低剪切静混,通过实验证明优化有效,粘损得到控制。本文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静混的混合机理,获得了静混中流体的压强分布及流速分布。之后阐述了常用的聚合物溶液粘度计算模型,结合PAM溶液自身特性建立起以Carreau方程为基础的PAM溶液粘度计算模型,并明确了从静混结构形式、结构参数及初始流速三方面入手进行粘损控制优化设计。之后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的手段,利用先进的CFX软件对常规静混和实验室研发的新型螺旋型静混进行性能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后者性能更优。在此基础上展开螺旋型静混的优化设计。分别研究了静混结构参数及流体初始流速对其混合均匀度及出入口压差的影响,并得出作用关系。根据仿真结果对静混结构参数进行了初步优化。利用PAM溶液粘度计算模型,分别对静混结构参数及流体初始流速对于出口处流体粘度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作用关系并根据仿真结果进一步优化了静混结构参数。在两次优化结果的基础上,对结构形式进行改进,设计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静混单元,并对二者混合效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流体通过两种静混器后均混合均匀,且后者出口处混合液粘度高于前者,证明第二种结构形式更优。最后搭建实验装置,对优化后静混的粘损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混合均匀的前提下,优化设计的两种静混的粘损值均低于常规静混,且二者的粘损情况与仿真结果较为吻合,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理论与仿真分析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一种新型减振装置即金属丝网减振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减振理论和工程应用,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结构分析和动态特性分析,并结合计算机仿真研究,找出了相关参数对系统减振性能的影响趋势,为减振器的实际设计提供了依据。根据金属丝网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建立了描述减振器主要动态特性的工程模型。由于减振器垂直方向动态特性与下网块的初始位置及变形有关,因而详细分析了减振器在几种不同工况下的振动特性。特别针对含
轮式工程机械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按道路情况和作业要求的不同,平稳、灵活和及时改变行驶方向,是轮式工程机械安全、高质量、高效作业的重要保证。 本文分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的深入使得延伸阅读教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对小学语文延伸阅读教学内涵与意义认知的基础上,明确小学语文延伸阅读教学的理论,并且深度思考小学语文延伸阅读教学实践,旨在通过小学语文延伸阅读教学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延伸阅读;理论;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一项实用性很强且适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教学方式,语文更是需要阅读来满足小学学生的学习.这个基本的过程,对于学生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在整体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所
比较式阅读是一种常见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习策略.在转换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当代教育教学背景下,比较式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比较式阅读采取
再生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在实现了对废旧混凝土材料回收利用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砂石骨料,但是来源及制备工艺的特殊性造成了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之间的性能差异,导致了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明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学科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是初中课程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能够使其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增强语文学科综合素养。但是,由于教师对阅读和写作内在关系的认知程度不深,导致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缓慢,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通过分析初中语文读写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