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边角裂纹和平面裂纹板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结构是工程应用中最常见的构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土木、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板可能会因腐蚀、疲劳或外部载荷冲击而产生裂纹。裂纹的存在不仅降低了结构的局部刚度,而且可使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发生明显改变,从而降低结构可靠性甚至可能引发破坏事故。因此,研究含裂纹板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对结构设计及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矩形板结构中的边角裂纹和平面裂纹进行建模,揭示了裂纹对板动力学特性影响的机理。研究内容包括多种边界条件下含裂纹矩形板结构的固有频率、模态以及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等。本文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建立了含边角裂纹加筋板自由振动的半解析模型,研究了裂纹参数以及筋条位置对加筋板振动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薄板理论推导了平板和筋条的应变能和动能,通过变形协调条件将板和筋条组合成整体。然后,将一组裂纹函数附加在正交多项式里,构造不同筋条分布下加筋板位移场的试函数。这种试函数不仅能描述裂纹尖端的奇异性和裂纹附近位移的不连续性,而且满足加筋板的基本边界条件。应用带有特殊试函数的Ritz法考察了不同裂纹参数和筋条位置耦合下加筋板振动特性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发现:板面上的裂纹对固有频率有一定的影响;当裂纹长度增加导致筋条断裂后,固有频率急剧下降;裂纹对加筋板各阶频率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裂纹的参数,还取决于结构的模态;裂纹会改变模态节线及等高线的分布,从裂纹板的模态可以看出裂纹的长度、位置和方向。考察了面内预应力作用下含裂纹Mindlin板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应用带有特殊模态函数的Ritz法求得面内预载荷下板的预应力分布,得到面内预应力导致的附加应变能,进而推导出考虑面内预应力裂纹板的总应变能和动能,再采用Ritz法求得板的屈曲载荷、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模态。通过分析不同预应力(面内拉力和压力)以及裂纹参数下板的屈曲和振动特性发现:相对于固有频率而言,板的屈曲载荷对裂纹长度更加敏感;受面内压缩载荷作用的板的固有频率随裂纹长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在面内拉伸荷载作用下,固有频率的变化取决于面内力和裂纹的耦合效应;对于裂纹板,在面内拉伸载荷下,增加裂纹长度会导致低阶固有频率的增加,这对工程中板预紧力的设置具有指导价值。研究了横向激励作用下含面内预应力裂纹板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基于Mindlin板理论和von Kármán大变形理论推导了面内预应力作用下的裂纹板应变能和动能,应用Hamilton变分原理推导Mindlin板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通过Runge-Kutta法得到系统的时间历程图、相图、分岔图和最大Lyapunov指数,分析了裂纹参数和预应力对板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的出现导致板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更为复杂;面内预压力会使裂纹板的动力学响应从倍周期运动转化成拟周期或混沌等不规则运动,使不规则运动存在的参数区间变大,加剧了裂纹板动力学响应的复杂性。建立了含平面裂纹功能梯度材料(FGM)板的非线性振动模型。首先,根据平面裂纹区域将板分成四个子区。然后,基于薄板理论和von Kármán大变形理论推导各个子区的动能和势能,根据各子区的边界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构造位移场的试函数。应用Ritz法求得含平面裂纹FGM板自由振动时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推导考虑接触效应下含裂纹FGM板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分析了不同裂纹参数和材料梯度参数对指数型FGM板振动特性的影响,探究了含裂纹FGM板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研究发现:平面裂纹降低了 FGM板的固有频率,且削弱了材料参数的梯度变化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在横向外载荷作用下,平面裂纹上下子板的接触效应会导致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
其他文献
混凝土类准脆性材料的断裂性能需用非线性的断裂模型来描述,其中的裂缝扩展阻力曲线(即R阻力曲线)表示在裂缝扩展过程中所需能量的变化。混凝土类准脆性材料在裂缝扩展过程中,由于裂缝尖端前部断裂过程区的存在,R阻力将随着裂缝的扩展呈现上升的趋势。R阻力曲线方法能有效反映断裂过程区对混凝土类准脆性材料裂缝扩展的影响,可以预测试件的荷载-位移等结构响应。在材料的断裂性能研究中,R阻力曲线的确定是混凝土断裂力学
目的:分析收住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的川崎病(KD)患儿相关临床特征,探究KD患儿收住PICU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住PICU的KD患儿33例,与同期未收住PICU的普通组KD患儿87例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指标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分析及ROC曲线分析KD患儿入住PICU的高危因素。结果:PICU组患儿各脏器影像检查异常率高于普通组,心脏冠脉异常率分别
在生物体中,氧化还原辅酶NAD(P)H在电子以及质子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超过400种氧化还原反应依赖NAD(P)H和NAD(P)+相互转化。因此,在过去几十年中,研究者已成功将各种NAD(P)H模拟物用于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领域。可再生NAD(P)H模拟物在反应中因仅需使用催化剂量,避免了模拟物在使用过程中副产物的产生,造成产物的分离困难,同时也提升了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尤其受到高度关注。本文采用两类可
粗粒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由于其透水性好、填筑密度大、压密性好及不易液化等优点,在大型土工构筑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人工岛、机场高填方、路基、堤坝等土工构筑物的主要建筑材料。为了满足这些工程对变形、稳定及安全评价的需求,国内外学者对粗粒料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由于振动碾压施工技术的发展,目前工程现场用于碾压的粗粒料尺寸明显大于室内试验所允许的最大值。现场碾压后粗粒料的最大颗粒粒
复杂薄壁结构因具有轻质、高承载等性能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燃料贮箱、尾喷管等航空航天结构中。该类结构形式复杂、结构细节丰富、精细有限元模型规模巨大,导致动力学分析极其耗时,严重制约结构动力学优化与模型修正的效率。现有模型降阶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动力学分析的计算量,但仍无法满足复杂薄壁结构动力学优化与模型修正过程中,对于整体模态与呼吸模态的精准捕捉、目标频段内频响函数的高精度预测、以及不完整试验模态条件下
在工业生产中,粉尘爆炸事故频发。湿法除尘工艺是粉尘防爆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对于化学性质活泼的铝粉,使用湿法除尘时,受潮铝粉可能放出氢气,诱发氢气/铝粉混合爆炸,给除尘工艺带来威胁。此外,氢气/铝粉混合体系还存在于工业生产烷基铝的反应原料、固体火箭推进剂AlH3脱氢反应中间产物等环境。现有爆炸研究还未系统涉及氢气/铝粉混合体系。已得到的针对纯铝粉和纯氢气爆炸研究成果还无法解释氢气与铝粉混合爆炸过
随着太空任务的不断深入和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轻量化、模块化的大型空间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基础。受限于运载火箭的单次运载能力,在轨组装是大型空间结构最有前景的构建方式之一。随着空间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轨组装技术在未来大型甚至超大型空间结构的构建中将发挥更大的潜力。在轨组装的顺利完成是大型空间结构长期在轨运行的基本前提。整个在轨组装任务工程量巨大、耗时较长,多种空间摄动以及不可避免的组装撞击等扰
与传统的超声波相比,超声导波由于具有传播距离长、检测精度高、响应快、成本较低等优点,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异型截面结构由于形状复杂、截面不规则,导致其导波模态多且频散严重,传播特性更为复杂,难以用解析法直接求出结构中导波传播的频散方程;此外,超声导波的传播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尤其是载荷和温度变化。因此,异型截面结构的超声导波在复杂的应力和热应力环境下的波结构分析和传播特
冷凝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变现象,同时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手段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生产中,如集水、火力发电、烟气余热回收和海水淡化等。其中,滴状冷凝相较于膜状冷凝而言,具有更小的热阻和更高的传热速率,因此成为冷凝传热强化的理想方式。而固-液-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决定了冷凝过程中的液滴动态行为,并进一步影响冷凝传热速率。本文结合实验观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从气液界面效应出发,研究了湿空气冷凝过程中毫
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提供外在约束已成为改善现有钢筋混凝土(RC)柱或空心圆截面(CHS)钢柱构件性能的有效方法。虽然之前的学者在利用FRP约束RC柱和加固CHS钢柱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多数约束构件仍会在FRP断裂时发生失效破坏,致使许多人因意外倒塌而面临生命危险。由于增加构件截面设计尺寸或FRP材料厚度将会增加结构的重量和成本,故采用经济、实用、高效的方案设计具有自感知能力的FRP约束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