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技术及质谱法在生化药品动物源性成分鉴定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ming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化药品是指从动物的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中经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等制得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这类药品的原材料来源自生物体,因此,相比于化学合成药品,前者的成分更为复杂,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也存在很多难点,其中,明确制药所用原材料的动物来源是生化药品质量控制的第一步。因为不同动物来源的药品其药效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并且不同来源的动物制品滥用可能会导致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以及宗教冲突的发生。中国药典严格规定,来源于动物组织提取的药品,必须明确所用动物种属。但是目前,现行标准中并没有针对生化药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具体鉴别方法。传统的形态学鉴别方法简单、便捷,但对于外观形态没有明显差异的样品,或者因加工导致丧失形态学特征的样品并不能进行准确的区分。为此,本课题尝试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质谱法对生化制药不同环节的中间体和成品制剂中的动物源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基于DNA水平的种属鉴别方法研究:DNA作为生物体最主要的遗传物质,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本文首先基于DNA水平,以PCR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来鉴定生化药品中的动物源性成分。首先,本文建立了常规PCR方法对混合动物骨粉和骨肽类制剂热压提取中间体中含有的动物源性成分进行了鉴定,确定9家企业提供的共19批热压提取中间体样品均只含有猪源性成分,未检出牛、羊源成分。随后,本文又建立了可对PCR扩增结果进行确证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和操作更加简便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分别对垂体前叶、垂体后叶、玻璃酸酶、糜蛋白酶原四种生化药品粗品和小牛血清、小牛脾匀浆两种动物脏器原材料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这六种样品的动物源性成分,其中,在羊源玻璃酸酶样品中检测到了牛源性成分,证实了对生化药品原材料中动物源性成分进行鉴定的必要性。本文还建立了可在一次PCR扩增中同时鉴定猪、牛、羊三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多重PCR方法和技术准确度较高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并成功运用于具体样品的种属鉴定。基于DNA水平建立的五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且各有优点,同一份样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定所得到的结果一致,这些方法可被用于生化药品动物源性成分的鉴定。基于特征肽段分析的质谱鉴定方法:某些样品如动物血清,其本身核酸含量过低,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属鉴定存在局限性。根据不同动物来源的同一种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存在差异这一理论基础,本文尝试建立了基于特征肽段分析的动物血清质谱鉴定方法。首先通过比对家猪(Sus scrofa)、黄牛(Bos taurus)、绵羊(Ovis aries)、山羊(Capra hircus)、马(Equus caballus)五种常见家畜的血清白蛋白氨基酸序列,找出种属特异性特征肽段,然后将血清样品经过还原烷基化和胰酶酶解处理后,利用UPLC-Q-TOF-MS分离肽段混合物并进行检索和鉴定,成功鉴别出三份血清样品的种属来源。本文还尝试采用类似的前处理方法,对因高度加工导致核酸被严重破坏的骨肽注射液中的胶原蛋白肽的种属来源进行鉴定,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实在骨肽注射液中鉴定到了部分猪源胶原蛋白肽。综上,本文基于DNA水平建立了多种鉴定生化药品动物源性成分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并对利用质谱法鉴定蛋白特征肽段区分种属做了探索性的研究。另外,本文所研究的样品涉及到原材料、粗品、中间体和制剂,扩大了方法的适用范围。上述方法的建立对更好地保障生化药品的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可为生化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监督检验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绿色化工原料,可衍生出多种下游产品,如硫酸二甲酯、聚碳酸酯、苯甲醚、聚碳酸酯二醇等化学品。随着工业的发展,CO2作为温室效应气体之一,大
目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目前认为主要的病理机制是抗体介导补体参与的星形细胞损伤及脱髓鞘。神经束蛋白(neurofascin,NF)155是主要表达于郎飞结结侧区髓鞘的一种细胞表面蛋白,在保持郎飞结结构完整和保障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已在多种神经系统脱髓
2019年10月18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韩国仁川发布了《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报告指出:与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相比,限制在1.5℃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明显的益处,同时还可确保社会更加可持续和公平。意在表明全球变暖已经是大势所趋。同时在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妫水河流域內“退耕还林还草”正在改变着流域土地利用及土地覆被情况。因而,流域土地覆被改
暂态稳定评估(TSA)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TSA信息用于在突发事件期间做出控制决策,支撑电网的调度操作。目前,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和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系统的互连性增强,瞬态稳定性要求提升,亟需对TSA开展深入研究分析。如果无法评估暂态稳定性,可能会导致严重故障,例如断电和电源系统中的其他一些限制。不同的传感器,PMU和其他测量设备的部署由于其先进的功能和具有时间同步性
当前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放管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组织改革紧密锣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治理主体由一元走向多元,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成为了社会治
目的: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monophosphate,cGMP)是一种调节心脏功能的胞内第二信使,通过细胞膜上的cGMP门控离子通道、cGMP依赖性的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
语义分割任务的目的是根据输入图像的内容识别出图像中像素点的语义类别。作为智能场景理解的基础,语义分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现在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感知等领域。然而,由于现实环境复杂的光照变化和物体间的遮挡,语义分割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仅靠单模态RGB信息难以对复杂场景进行精确分割。近年来,随着深度传感器的出现,人们开始对含有深度信息的RGB-Depth(RGB-D)图像展开研究。RG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深度教学成为了教育学关注的热点领域。深度教学是指教师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导向下,基于知识内在结构,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超越表层知识符号的学习、机械训练,走向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的教学活动。通过深度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获得关键能力,并发展高阶思维。因而,深度教学被广泛应用到各学科教学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早期降压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AIS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分别于卒中后3 d、5 d、7 d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分析三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及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通过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最有效方法,而受到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具有光电转化效率较高,制造工艺较为简单等优点。而且常用于钙钛矿太阳电池吸光层的钙钛矿材料多具有吸光系数高,载流子扩散长度长,禁带宽度合适等特点。自从2009年Miyasaka组首次制备出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8%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到现在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以经可以达到认证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