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混合焓Cu-Mo和Cu-Nb非互溶合金析出相演化及元素固溶行为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金元素间具有正混合焓的非互溶体系合金的出现,拓宽了合金设计时元素的选择范围,突破了元素原子间结合的热力学限制,对于新型合金的开发和物理冶金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正混合焓较高的非互溶合金元素间的固溶度扩大有限,其析出相演化行为和机制也尚不明确,这给非互溶合金的理论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挑战。机械合金化可以使不同原子之间强制混合形成过饱和固溶体,是制备非互溶体系合金的重要手段,也是具有大规模生产潜力的制备方法。本文基于机械合金化制备方法,分别采用了高温球磨,高温退火,两步球磨和化学机械合金化的手段,从非互溶合金析出相演变规律,固溶度变化机理及制备方式优化的角度,对高正混合焓Cu-Mo和Cu-Nb合金进行了对比和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非互溶合金的形成机理,为合金设计提供了新的参考和理论依据。首先,研究了高温及Si元素对Cu-Mo系合金固溶度的影响及高温下合金析出相演化规律。采用高温球磨和高温退火的方式增加元素间扩散,发现高温球磨使Mo的固溶度从0.79%扩大至2.69%(at%),高温下空位移动阻碍了固溶度进一步扩大。Mo与Si元素在500℃以上可形成MoSi2和Mo5Si3析出相,通过增大Si与Mo的原子比,可促进热稳定性高的MoSi2析出相形成。其次,研究了常温下化学反应对Cu-Nb合金固溶度的影响及其析出相演变规律。利用两步球磨法,引入O元素与Nb在室温反应,得到了 Nb的氧化物析出相结构。研究表明,固溶态Nb的氧化反应可使其固溶度由室温球磨时的0.5%增大到2.81%(at%),形成小于10nm的析出相;析出相形态的Nb由外壳至中心被氧化,形成具有非晶外壳的“核-壳”结构并可随球磨时间延长而聚集长大至微米级。强塑性应变促发的、位错和化学偏聚辅助下的原子之间的扩散行为是其析出相演化机制。再次,研究了不同合金体系和工艺过程对非互溶合金制备的影响。将两步球磨法应用于Cu-Mo合金中,与Cu-Nb合金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Mo元素较大的剪切模量使更多固溶态的Mo与O结合,有利于提高元素固溶度,但会减缓机械合金化反应过程。减小合金元素Nb和Mo的含量至其固溶度以下,可以促进合金中形成细小均匀的析出相结构。两步球磨法能更好地控制合金反应过程,加快反应速度,在多元非互溶合金的制备中有较大潜力。最后,研究了机械合金化参数对非互溶合金制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参数球料质量比与粉末产出率没有直接关系,但可以通过引入O元素或调整球料质量比和球磨介质的大小及数量的方法,来减少冷焊现象以使机械合金化反应顺利进行,提高粉末产出率。
其他文献
协同目标跟踪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最重要的应用之一。由于感知、通信和计算等资源有限,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依赖于传感器调度平衡跟踪精度、能量消耗及网络生存周期。随着能量收集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能量采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种网络克服了网络中节点电池能量的限制,理论上可以将网络的生命周期扩展到无限长。然而,传感器的能量采集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如何在无限长生命周期上设计传感器调度方案,为协同目标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如何开发兼具高强度与高导电性的铜合金成为研究者探索的重点。近数十年,弥散强化(Dispersion Strengthened,DS)铜合金以其兼顾高强高导的特性、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引发众多关注。现有弥散强化铜合金中强化相以氧化物为主,但是氧化物较强的电子散射效应、较低的辐照稳定性成为进一步提升其性能的限制因素。钨具备高硬度、高熔点、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优良的耐辐照性能,是新一代高强
5G 无线通信、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大数据(Big Data)等技术正在塑造一个智慧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世界。新的应用场景中,大规模的终端或各类设备、传感器等纷纷通过无线方式接入网络,网络设备数和容量急剧增长;移动视频和在线直播等应用无处不在,数据传输速率需求成数十倍提升;无人驾驶等技术对网
数值反应堆是建立在超级计算机上,可实现实际反应堆内各种物理过程高精细模拟的复杂软件系统,对新堆设计、反应堆功率提升和反应堆延寿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数值反应堆(China Virtual Reactor,CVR 1.0)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值反应堆原型系统开发及示范应用”项目研发的软件系统,旨在借助我国的超算优势,对反应堆内的热工流体、中子物理、材料辐照效应等物理过程进行高精细的模拟。本
报纸
身管作为速射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弹丸飞行运动姿态的重要载体。在射击过程中,身管主要承受烧蚀和磨损两种渐进劣化作用。随着射击次数的增加,这两种作用的综合结果导致身管内壁轴向各位置上孔径不同程度的增大。由于身管内壁孔径的增大,内弹道膛压将会下降,同时,内壁对弹丸的导转约束减弱,造成弹道性能逐渐降低,直至武器寿命终止。此类武器普遍存在射击持续能力不足、使用寿命不高等问题。为了改善此类武器的作战性能
供气式安全头盔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呼吸防护装备,其通过将头部和呼吸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隔离为头部和呼吸系统提供必要的防护。防护头盔内部的呼吸微环境中存在的气流分布不均,压力波动变化,热量积累温度升高以及二氧化碳积累等问题,会对佩戴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造成影响。本文将理论建模,实验研究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结合,以理论建模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作为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为数值分析提供边界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供气
铜及铜合金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以及导电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加入少量的有机缓蚀剂如半胱氨酸(Cys)可以提升铜及铜合金的耐蚀性能。本文研究了半胱氨酸对铜及铜合金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缓蚀机理及腐蚀机制,即多种技术协同使用揭示了表面区的成分变化信息,并建立了半胱氨酸作用下铜及铜合金在相应腐蚀环境中的表面吸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一定剂量(10-2M)的半胱氨酸可以明显降低铜及铜合金的腐蚀速
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是近年来松嫩平原地区新发现的遗址之一。本文以吉林省大安市后套木嘎遗址出土铜器为研究主体,对该遗址出土的铜器进行化学成分、显微结构、夹杂物、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后套木嘎遗址出土铜器在合金类型及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通过铅同位素数据对比,探讨铜器矿料来源的异同。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大部分铜器为铸造而成,少量器物为热锻而成;大部分器物偏析明显;含铅器
氢脆问题一直以来是制约高强钢使用的关键性问题。实际服役材料中存在大量的显微缺陷,如晶界、位错、固溶原子等,进入材料中的氢倾向于在这些缺陷附近聚集,与其发生相互作用,最终导致材料失效。理解氢与材料中本征显微缺陷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预防氢脆发生、设计抗氢脆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已经有大量工作对钢铁材料的氢脆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研究钢铁材料种类及外界环境的复杂性,研究过程中往往涉及多种缺陷、外加应力以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