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光纤汞离子传感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445163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污染是非常重要的水环境保护问题之一。作为重金属污染中毒性最大的元素汞(Hg)对人身体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为了保证水环境中Hg2+的含量在安全范围之内,研究检测准确、灵敏度高、使用方法简单及高效的Hg2+传感器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基于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的Hg2+传感器,大多数都存在着测量设备体积大、价格昂贵、测量过程复杂等缺点。而飞速发展的光纤传感技术有着抗电磁干扰、体积小、成本低等其他传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Hg2+传感器,并着眼于反射式传感探头的设计与实现、Hg2+敏感膜的制备与涂覆、以及温度交叉敏感问题的解决。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反射式光纤Hg2+传感器结构的理论设计与仿真分析。根据Hg2+的实际测量需求,提出了基于模间干涉原理的反射式单模光纤-无芯光纤(Single mode fiber-No-core fiber,S-N)光纤传感结构和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原理的反射式SPR光纤传感结构。分别建立两种传感器的理论模型,验证传感方案的可行性,并通过仿真分析,确定传感器的最佳结构参数和传感特性,为Hg2+传感实验奠定理论基础。(2)Hg2+敏感膜的选择与涂覆方法的研究。选择无毒无害的壳聚糖(Chitosan,CS)和聚丙烯酸(Polyacrylicacid,PAA)作为Hg2+敏感膜材料。由于两种传感方法中,分别需要将敏感膜涂覆在光纤表面和金属膜表面上,为了敏感膜与光纤能够有效、稳定地结合,分别提出对光纤表面进行羟基化(-OH)和对金属膜表面进行羧基化(-COOH)的处理方法,然后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实现敏感膜的涂覆。(3)实验系统的搭建与传感器特性分析。利用制作好的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Hg2+溶液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射式S-N光纤传感器在0~100μmol/L的Hg2+浓度范围内,灵敏度可达0.082nm/(μmol/L);反射式SPR光纤传感器在0~30μmol/L的Hg2+浓度范围内,灵敏度可达0.5586nm/(μmol/L)。相比于反射式S-N光纤Hg2+传感器,反射式SPR光纤Hg2+传感器在Hg2+低浓度范围内的灵敏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此外,两种传感器对Hg2+均表现出较好的特异性以及良好的重复性。(4)Hg2+浓度与温度交交敏感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反射式S-N光纤Hg2+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为0.0187nm/℃,通过对传感器级联FBG的方法实现对溶液温度和Hg2+浓度的同时测量,经过实验验证,FBG的温度灵敏度为0.0147nm/℃,通过双参数测量矩阵方程,不仅实现了离子浓度和温度的同时测量,而且可消除溶液温度对Hg2+浓度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同样,反射式SPR光纤Hg2+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为0.2158nm/℃,采用在SPR传感区域进行部分涂覆敏感膜的方法,使输出光谱中出现两个SPR共振波长,实现对被测溶液温度和Hg2+浓度的同时测量,通过实验验证,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为0.2901nm/℃,Hg2+浓度灵敏度为 1.1176nm/μmol/L)。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国在军事领域的发展都不断加快,并相继推出了“未来士兵”的军事战略方针。此方针主要着眼于智能数字化作战平台,包括作战、侦察、通信、防护等各方面,其中单兵作战装备改造尤为重要。在未来战场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的要求下,单兵能够承载各种装备,适应各种环境,完成多样化的任务,不可避免的会增加单兵的负荷,这样一来对单兵的体能及机动能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外骨骼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机器人,其可穿戴性为单兵
工业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对工业过程中的故障进行检测与诊断变得越来越重要。故障检测与诊断是许多工程应用中一个重要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将继续活跃在控制研究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工业数据被采集并保存下来,使得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成为了当今过程监测领域的主流技术。在许多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算法中,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服从相同的数据分布。但是,在磨矿分级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溢流
无论是实际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还是控制理论的研究,都必须对控制系统进行建模。由于实际系统通常都是运行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因此存在不确定性。要科学系统地处理系统的不确定性,就必须将其纳入到系统模型中去。对于不确定系统,其测量和建模等引入的误差通常未知但有界限,即认为误差处于一个区间界限中,称这类问题为有界误差问题。研究有界误差问题的建模方法对实际控制系统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基于区间神
内部应力是机械结构工作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内部应力的长期存在,使得构件性能降低,微观尺度上出现裂纹。裂纹处发生的应力集中效应进一步加剧裂纹的扩展,从而使构件寿命下降,甚至发生脆性断裂导致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等。在残余应力的测量中,超声波无损检测法具有安全无污染、探测深度深和方向性好等优点,适合在役设备的测量。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设计超声波发射电路板,使用FPGA产生的方波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轮毂生产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大。传统的人工识别轮毂型号的生产方式由于其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本文对轮毂型号自动识别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模板匹配的轮毂型号自动识别系统。首先,本文对轮毂型号识别系统整体架构进行研究,论述了机器视觉系
氧化锆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氧化锆的惰性使其与牙体硬组织粘结性差,容易导致牙本质/牙釉质-氧化锆修复体界面产生微渗漏以及二次龋,同时现有粘接剂的体积收缩率高也导致粘接不牢,氧化锆修复体脱落率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光固化丙烯酸酯基材料中各功能成分及含量调控、乙酰基酯化取代羟基反应过程中体系分子结构变化和材料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室温共混加聚反应,详细考察了丙烯酸酯基树脂单体
近年来,由糖尿病引发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早期的诊断和筛查对视网膜病变的预防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视网膜血管的形态结构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如果能够从眼底视网膜图像中识别和检测出血管结构,将为医生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本文对糖尿病视网病变图像的血管分割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血管特征池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首先对眼底图像预处理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反应了当前水体环境的水质情况,也是水体环境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快速,准确的测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受到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现如今用于实时在线测量溶解氧的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光学方法设计的溶解氧传感器具有响应时间快、不受电磁干扰、传输损耗低,在测量的过程中不消耗氧气等特点使其成为新一代溶解氧检测技术的探索方向。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光学方法检测溶解氧含量的光纤传感器。一种是基于
黑体空腔传感器以其良好的测温精度和稳定性,在液体温度测量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动态性能差制约了其应用,根本原因是传统黑体空腔由不透光材料制成,热量以热传导方式透过腔壁产生了热滞后。为此本课题提出了采用透光性材料制作黑体空腔的想法,腔外介质透过腔壁直接形成黑体空腔,从而实现快速测温。针对透光性黑体空腔,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半透明黑体空腔几何模型的建立。与不透明腔体的单层几何模型比,新型腔体由
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是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为了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必须提高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湿法冶金是目前一种主要的金属冶炼提取技术,该技术是利用某种溶剂与矿产中矿物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通过浸出液来提取和分离矿产中有用金属的冶金过程。湿法冶金的显著优点是对金属的回收率高,工艺灵活性大和设备简单,相比于火法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