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下半年我国设立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已经走过了将近12个年头。开放式基金有别于封闭式基金,有其特有的“赎回机制”,投资者可以自主得决定随时购买或者出售基金份额,大大的增加了资金的流动性还有投资的灵活性,因而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成熟的基金市场里,业绩好的基金能得到更多申购,因此能不断扩大规模,取得更好的业绩,而业绩差的基金得到不断赎回,规模变小甚至萎缩,最后退出市场,这样的机制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在我国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赎回异象”, 即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越高,赎回率却也越高,而有些业绩比较差的基金赎回率却相对较低。这种赎回现象是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的,基金业绩上升、净值增长的时候,却遭到大面积的赎回,管理者不得不抛售证券以应对巨额的赎回,不但会加剧市场的波动与风险,而且会压低证券价格,进而使基金净值下降。我国这种现象促成了“劣胜优汰”的现象,背离了开放式基金最初设立的本质,造成证券市场的下挫,甚至可能出现恶性循环,而且会影响基金管理公司的积极性以及管理风格,对基金的操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最终影响基金投资者的个人利益。因此对赎回异象进行研究,寻找一些影响基金赎回的因素,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有利于我国开放式基金更健康更长远的发展,对投资者树立正确投资观念也有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