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社会学的“文化自觉”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学文化自觉的研究和探讨,是我们实现中国社会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基本问题,同时关涉中国人的发展。一直以来,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在学界备受重视,学者们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提出本土化、国际化、中国化等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的理解,推动了学科不断向前发展。但是,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社会学无论是理论层面的研究,还是实践层面的操作,国内学者的研究往往带有明显的西方化和实证化的倾向,缺乏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蕴。可以说,具有文化本性的社会学如果失去本土的文化内核,形成体系完整、个性鲜明、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学是根本不可能的。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是社会的生命性存在,将文化置于什么维度决定了社会学何以存在。本文以社会学的文化本性为理论前提,以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充分运用实证和人文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层面探讨了中国社会学的文化自觉问题。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反思和论证社会学的文化本性。社会的文化性决定了社会学的文化性,社会学的产生、发展、研究视野与文化紧密相连。第二部分,客观认识中国社会学当前的发展现状,即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缺乏自身发展和完善的理念、机制——文化自觉。第三部分,从对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理解和阐释出发,提出中国社会学文化自觉的内涵并论证其作为学术理念的有机体系。第四部分,提出中国社会学文化自觉的实现路径。中国社会学的文化自觉是引导中国社会学更加社会化、人性化的发展理念,其本质在于创造社会学中的人性,超越社会、经济、政治领域而进入人类文化的层面,使社会学作为实现社会人发展的学问更加真实。
其他文献
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福利制度模式,对于维护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是:一个地方性的儿童福利制度即“洛
外来人口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高房价以及各种与户口相关的歧视性政策和制度的排斥,而使得规模庞大的外来低收入人口的居住条件十分恶劣。通过对外来低收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及周边其他地区的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大量的外来人口解决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此外,人口的流动性大大的加
与一般的金融贷款不同,小额信贷项目强调贫困人口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以及社区的发展。这一理念来源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
“非典”与禽流感引起了人们对传染病的世界性恐慌,相对于非典与禽流感,矿难的人为因素更加突出,因此,分析造成矿难的原因更能揭示中国转型期面临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其它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