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子女犯罪原因及其对策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迁子女犯罪案件逐年增加。随迁子女犯罪成为社会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引起了司法部门、教育机构和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  本文试图通过走访调研,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福建省永安市随迁子女犯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尝试对于现行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控制政策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创新的思路延伸防控机构的工作职能。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比较于非随迁子女犯罪,随迁子女犯罪在共犯、学历、罪名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性。本文在此基础上,运用犯罪学理论剖析随迁子女犯罪原因,以解释其犯罪根源。结论表明,随迁子女犯罪原因在于社会化过早提前所导致的社会化失败、社会失范导致了个人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的迷茫与错乱、犯罪亚文化的侵蚀、社会控制的弱化,并由于犯罪预防机制中,现行的犯罪预防刑事政策对于随迁子女越轨行为的早期干预的缺失与标签化的矫正措施,导致了犯罪预防机制不能在随迁子女问题上发挥良好的作用。从犯罪链条上各类致罪因素无法有效的控制,预防机制上其自身又存在着矛盾无法有效的调和,从而导致了随迁子女犯罪的高发。  本文针对随迁子女犯罪现行刑事政策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积极的改进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如何解决随迁子女犯罪的层次分工问题以及体系内部的矛盾问题,从犯罪预防、刑罚处遇以及处遇后的回访安置三个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随迁子女犯罪防控体系。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防控体系,对于需要刑罚处遇的随迁子女建立标准化的司法准则,延伸司法职能,并在处遇完成后进行回访、帮扶工作,全方位的建立起随迁子女保护、挽救制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犯罪。
其他文献
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要从狭义的民生概念展开研究,主要涉及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存权和普遍的发展权。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方面,体现了群
苏格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苏格兰拥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文化、宗教、法律、民族语言,并曾经构建过独立的国家,直到1707年才与英格兰建立联合王国。联合的300年里,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退散,回顾中国百年民主革命的历史有两个人是必须提到的,这就是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精神象征的毛泽东与孙中山,正是他们的高瞻远瞩才有今天中国民主事业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