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同群效应

来源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yang_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进展加快,逐渐变为接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国家协同增长的重要增长极。近几年,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合作频繁,各项政策有效实施,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随着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关于城市群内部是正向的拉动协调作用还是负向的虹吸阴影作用引发了许多思考,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效应的讨论较为丰富,但以往的研究未将研究视角对准不同等级城市当中的影响效应,那么采用定量方法挖掘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存在的互动关系,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为了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同群效应,基于2010-2018年2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来检验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动机和激励机制。实证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同群效应,在经济增长决策上并不完全基于自身条件,而是会参考在地理距离和经济水平相近的城市的经济增长发展趋势。按城区人口划分的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同群效应的表现也不同,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正向的同群效应,促进了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中等城市与小城市之间是正向同群效应,一方面中等城市的示范作用能够拉动小城市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小城市通过输送资源要素实现与中等城市之间齐头并进。同等级城市之间正向的同群效应也很显著,因为同等级城市大多数经济体量相近,同等级城市会学习模仿周边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动力更加强烈。随后,本文尝试探究同群效应产生的作用机制,通过构造空间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发现同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源自自我学习机制和外部竞争机制,这两种机制在不同等级城市的作用效果表现出明显异质性,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自我学习机制更加促进了同群效应,小城市是自我学习机制和外部竞争机制同时推动了城市间同群效应的形成。基于以上分析,文章从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科学定位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对外开放等角度提供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繁荣的意见建议。
其他文献
为了让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课教育同向同行,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融合,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以案例法为融合点,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版块选取高质量本土化案例进行思政因素融入,努力探索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以进一步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学位
会展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会展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在济南提出要建设"会展之都"和新旧动能转换战略驱动下,会展旅游将成为促进济南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产业。通过对济南的会展旅游进行SWOT分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即政府扶持引导,壮大本土会展企业;充分协调山东和济南的会展资源,优势互补;打造济南会展品牌,树立济南特色会展旅游形象;完善会展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通过会展活动和旅游的横向联合,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把智慧城市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近年来,青浦区坚持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5G、Wifi、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积极加强政策扶持引导、优化产业集聚布局、推动全区软件信息服务业提质增效。2020年,
期刊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传统钻机定位可提高穿孔和爆破质量,但由于受到设备效率、精度以及人为作业因素的影响,未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新型牙轮钻机数字化辅助穿孔爆破技术是目前国际露天矿穿孔爆破先进技术,也是目前露天矿穿孔爆破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当下国内已经初步掌握牙轮钻机定位技术并研制出应用系统,表明我国在牙轮钻机数字化辅助穿孔爆破技术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逐步缩短。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紧密相关,也受到治理者的高度关注。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以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行动目标,为社会治理进行了顶层设计,指出了具体的方法路径。2021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可以预见的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社会治理领域的重点工作。本文拟从市域社会治理的提出着眼,阐述“市域”与“
徽州,地理区域上是指徽州府所辖的黟县、歙县、休宁县、祁门县、绩溪县和婺源县,即俗称的“一府六县”,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徽州文化是区域文化的代表,反映了自两宋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在区域社会中所形成的区域特色。关于徽州妇女史的研究,明清时期较为集中,全面抗战时期的徽州社会和徽州妇女研究成果,目前还不够充分。徽州作为传统文化习俗浓厚的区域,因较为闭塞的地理环境很少能受外界影响,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传统的
私立无锡竞志女子学校是由江苏著名教育家侯鸿鉴创办的无锡第一所女学。1905年建校,后逐渐发展壮大,抗战爆发前发展至顶峰。回顾数十年校史,创始人侯鸿鉴不遗余力经营竞志女学,竞志女学成为江苏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女子学校,为百年工商业城市无锡的壮大培养英才,注入活力。竞志女学的校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本文的第一章简单介绍梳理了竞志女学的创始人、建校沿革以及发展阶段。第二章分别论述了校董会、行政、教务
刘湘出身于普通农民之家,本欲读书谋取功名,恰逢时局剧变,社会动荡,武人凭借手中军队掌控国家大权,影响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在此背景下,少年刘湘投笔从戎,毅然报考军校,毕业后即投身行伍,为北洋政府立下赫赫战功,受到当局重用,使其所拥有的实力不断增强。此后日益强大的刘湘不满足现状,不断扩充军队、购买武器弹药,还于川东地区吞并众多“防区”,逐步成为四川省内一股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刘湘的野心随其实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