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苹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但我国苹果单产量低,苹果病毒的危害及传统落后的栽培模式是造成此现象的两大主要原因。对苹果危害最严重的是苹果茎痘病毒(ASPV)、苹果茎沟病毒(ASGV)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这三种潜隐性病毒通常混合感染果树,影响果树正常生理代谢,导致果实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新梢生长量减少,失去栽培价值。本研究以PCR技术为基础,建立三种苹果潜隐性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技术;对检测到的病毒经抗病毒药剂脱毒和高温热处理结合二次茎尖培养脱毒,建立高效的病毒脱除技术,培养无病毒苗。苹果主要以嫁接方式繁殖,‘M26’因矮化效果明显、能提早接穗开花结果,是目前主推的新型砧木,但‘M26’较难生根,在生产实践上只能作为中间砧木。本研究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解决‘M26’难生根的问题,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蔷薇科植物不定根形成标志基因ARRO-1在‘M26’不定根形成阶段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M26’难生根的机理,从根本上克服其难生根问题,结合上述研究,建立‘M26’高效的‘两步’生根体系,为‘M26’矮化自根砧的开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同时建立了‘M26’的高效离体再生体系,丰富了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内容。本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以编码三种苹果潜隐性病毒外壳蛋白的序列为目的基因,以nad5为内参基因,建立了高效的多重RT-PCR病毒检测体系,当PCR反应体系的模板量为0.24ug时,该检测体系能高效、快速稳定地检测出三种目的基因。2.三种苹果潜隐性病毒的脱除:(1)以‘M26’为试材,将高温热处理与二次茎尖培养技术相结合,以25℃为起始温度,每天升高1℃,直至38℃,38℃连续培养50d,在双目解剖镜下剥离大约5mm大小的茎尖,接种于再生培养基MS+TDZ 4.0mg/L+NAA 0.5mg/L中,25℃培养40d。苹果茎痘病毒(ASPV)、苹果茎沟病毒(ASGV)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的脱除率分别为80%、0和40%;再以第一次脱毒的植物为试材,进行二次茎尖培养,三种病毒的脱除率依次增长到100%、20%和80%。(2)病毒抑制剂脱毒:在培养基中添加20mg/L的‘利巴韦林(ribavirin)’培养材料60d,可脱除三种苹果潜隐性病毒。3.以完整叶片为外植体, MS+TDZ 4.0mg/L+NAA 0.5mg/L黑暗培养15d,光照培养25d,建立了苹果砧木‘M26’的高频再生体系,不定芽的诱导率和增殖倍数分别达98%和1.58,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 0.5mg/L+IBA 0.lmg/L+GA30.2mg/L。苹果砧木‘M26’的‘两步’生根条件为:以幼芽(大约2cm)为材料,1/2MS+IBA1.5mg/L里暗培养4d诱导根源基形成,转入生根培养基1/2MS中光照培养20d。不定根的诱导率、平均根条数和平均根长分别为100%、6.1条、4.56cm,移栽成活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