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选用豹文刺背俞穴为主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观察豹文刺背俞穴的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疗法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医治广泛性焦虑障碍提供一种更有效的疗法。方法:将符合此研究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的72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豹文刺背俞穴为主组(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治疗均结合相关的辩证配穴,共治疗6周。本课题采用HAMA量表积分、HAMA表内精神性焦虑因子积分、H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选用豹文刺背俞穴为主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观察豹文刺背俞穴的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疗法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医治广泛性焦虑障碍提供一种更有效的疗法。方法:将符合此研究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的72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豹文刺背俞穴为主组(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治疗均结合相关的辩证配穴,共治疗6周。本课题采用HAMA量表积分、HAMA表内精神性焦虑因子积分、HAMA表内躯体性焦虑因子积分、HAMA表内睡眠因子积分、SAS量表积分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改善程度,通过统计学方法证明上述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HAMA量表积分、HAMA表内精神性焦虑因子积分、HAMA表内躯体性焦虑因子积分、HAMA表内睡眠因子积分、SAS量表积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比较,HAMA量表积分、HAMA表内精神性焦虑因子积分、HHAMA表内睡眠因子积分、SAS量表积分这四项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性焦虑因子积分等级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61>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70.97%,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豹文刺背俞穴为主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均有明显效果。2.豹文刺背俞穴为主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其他文献
目的: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采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观察太冲配伍太溪穴和太冲单穴在针刺时的脑功能激活区分布与比较;研究太冲配伍太溪穴脑功能激活区分布的特异性与其临床治病特点的相关性;进一步对比针刺前与针刺后、针刺时与针刺前的太冲配太溪组穴脑功能激活区局部一致性(ReHo)变化,从静息态和任务太研究太冲配伍太溪穴的中枢机制。方法:首先根据纳入标准入组试验受试者
目的:根据原络配穴理论,运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采集、观察配伍针刺右侧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穴、络穴——丰隆穴所引起的实时脑激活信号改变及针刺前后静息态脑功能区低频振幅(ALFF)指标改变情况,分析针刺冲阳、丰隆组穴与针刺其单穴相比所引起激活脑功能区特征,阐述针刺组穴与其主治的相关性;比较针刺前后ALLF值变化,进一步评估针刺的持续效应。方法:选取18名黑龙江中医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受试者右侧太冲穴(LR3)与蠡沟穴(LR5)组穴引起的脑部激活信号改变情况,试探寻针刺足厥阴肝经本经原络穴治疗疾病机制以及针刺穴位引起的脑特异性反应。方法:招募18名符合纳入标准且就读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右利手健康受试者。使用飞利浦3.0T双源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收集被试者针刺右侧太冲单穴、右侧太冲、蠡沟组穴的脑激活信号数据,针刺态以及针刺前后的脑静息态fMRI数据。基于MATL
目的: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状况及衰弱老年人存在的照护问题进行调查;并基于扎根理论对衰弱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衰弱老年人存在的照护需求,进而以照护问题及照护需求为依据,构建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照护方案,以期为衰弱老年人的照护提供参考。方法:1.问卷调查法应用衰弱表型评估表(FP),对黑龙江省3家养老机构共416人进行衰弱筛查;应用国际居民长期照护评估表(inter RAI-LTCF)调查衰弱老年
众所周知,炭疽这一烈性传染病的传染性极强且致死率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炭疽主要通过胃肠、皮肤和吸入三种途径感染,其中皮肤和吸入是主要的感染途径,死亡率分别为20%和100%[1-2],现有炭疽疫苗以重组蛋白r PA为抗原,其免疫原性弱,需要添加佐剂增强免疫应答,尽管铝盐佐剂能够诱导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但其存在严重的局部副反应,而且细胞免疫弱,因此,需要研发新型、安全且有效的佐剂。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评价针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针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1)文献检索、筛选和信息提取:对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pen Grey这8个数据库以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期刊进
目的:对比观察通阳固本灸法与常规艾灸法治疗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提供一种疗效更佳、操作安全规范的治疗方法。方法:本课题采用艾灸疗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其中治疗组选取通阳固本灸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选取温和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VAS评分、MNSI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MCV、正中神经SCV、腓总神经MCV、腓肠神经SCV),并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百乐眠胶囊治疗。2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治疗结束4周时),记录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改良的kupermann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目的:探讨宋立群教授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用药规律,传承名老中医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宋立群教授在2015年01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原发性IgA肾病病例,对病例中的诊疗数据规范化处理后,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数据信息进行频数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结合中医药临床实践对分析结果进行筛选及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纳入原发性IgA肾病病例54例,中药处方506首,病例信息
目的:观察泽泻汤加味对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静息血压、动态血压、空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空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评价加味泽泻汤对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科门诊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H型高血压患者共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