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初次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进而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病例资料。通过医院的病历检索系统,收集并提取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等信息。包括患者年龄、孕产次、剖宫产次数、距前次剖宫产的时间间隔、孕周、临床表现(是否有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超声检查情况(包块直径、孕囊是否有心搏、CSP分型、孕囊周围血流信号、孕囊距浆膜层距离)、术前血HCG水平、入院期间采取的治疗方式、术中出血量等,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第一诊断为剖宫产瘢痕妊娠,采取初次治疗后治疗失败,需要再次进行处理的患者为研究组,共82例。1:4匹配在此期间就诊于我院,初次治疗成功,无需再次补救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对照组,共350例。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两组间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差异的变量(P<0.05)进行多因素分析,进而得出剖宫产瘢痕妊娠初次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此外,进一步将初次治疗行UAE预处理的CSP患者与未行UAE预处理的CSP患者分组,将初次治疗行清宫术与初次治疗行宫腔镜手术的CSP患者分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别探讨是否进行UAE预处理及特定初次治疗方式下(清宫术及宫腔镜手术)剖宫产瘢痕妊娠初次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结果:对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次数、距上次剖宫产时间、CSP超声分型、是否活胎、孕囊距浆膜层距离、是否进行UAE预处理及治疗方式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孕周(59.90±12.85)天VS(48.51±10.70)天、包块直径(3.34±1.56)cm VS(2.67±1.32)cm、孕囊周边血流信号(0.65±0.19)VS(0.54±0.18)及术前血HCG水平(54770±54120)IU/L VS(36050±33750)IU/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孕周为60天为界,研究组中孕周60天以上的患者有18例(21.95%),对照组中有55例(15.71%)。包块直径以3.5cm为界,研究组中包块直径3.5cm以上的患者36例(43.9%),对照组中95例(27.1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孕囊周边血流及术前血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包块直径>3.5cm(OR:5.243,95%CI:1.656~16.192),孕周>60天(OR:5.650,95%CI:1.346~23.546),两组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行UAE预处理及未行UAE预处理的CSP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行UAE预处理的CSP患者中,初治成功与初治失败两组之间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次数、距上次剖宫产时间、CSP分型、是否活胎、术前血HCG水平、孕囊距浆膜层距离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孕周、包块直径、治疗方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周>60天(OR:0.973,95%CI:0.946~1.002),包块直径>3.5cm(OR:0.717,95%CI:0.547~0.941),两组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行UAE预处理的患者中,孕次、产次、剖宫产次数、距上次剖宫产时间、孕囊周边血流信号、CSP超声分型、是否活胎、治疗方式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孕周、包块直径及孕囊距浆膜层距离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周>60天(OR:1.044,95%CI:1.007~1.082)、包块直径>3.5cm(OR:0.738,95%CI:0.580~0.940)及孕囊距浆膜层距离<0.2cm(OR:12.452,95%CI:1.589~17.168)在两组患者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初次治疗行清宫术的患者及初次治疗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行清宫术治疗的CSP患者中,初治成功与初治失败两组之间单因素分析示: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次数、距上次剖宫产时间、术前血HCG水平及是否进行UAE预处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孕周、孕囊周边血流、是否活胎、包块直径、术中出血量及孕囊距浆膜层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周>60天(OR:2.322,95%CI:1.011~4.056),包块直径>3.5cm(OR:0.097,95%CI:0.091~3.142)及孕囊周边血流丰富(OR:5.865,95%CI:1.617~15.312)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CSP患者中,初治成功与初治失败两组之间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次数、距上次剖宫产时间、是否活胎、孕囊距浆膜层距离、孕囊周边血流、是否进行了UAE预处理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孕周、包块直径及术前血HCG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孕周>60天(OR:0.176,95%CI:0.153~1.547)、包块直径>3.5cm(OR:1.130,95%CI:0.964~1.545)及术前血HCG>30000 IU/L(OR:1.724,95%CI:1.303~2.417)在两组患者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孕周>60天,包块直径>3.5cm是剖宫产瘢痕妊娠初次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2、在进行UAE预处理的CSP患者中,孕周>60天、包块直径>3.5cm,是初次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在未行UAE预处理的患者中,孕周>60天、包块直径>3.5cm、孕囊距浆膜层距离<0.2cm,是初次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3、在采取清宫术治疗的CSP患者中,孕周>60天、包块直径>3.5cm、孕囊周边血流丰富,是初次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在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的CSP患者中,孕周>60天、包块直径>3.5cm、术前血HCG>30000IU/L,是初次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