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表达变化及在IgA肾病临床、病理表现及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了解PDGF、TGF-β1和bFGF在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及其意义,为IgA肾病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延缓IgA肾病进展。
方法:随机选取2007,1~2007,9住院肾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4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5例肾肿瘤切除患者的远离肿瘤部位的正常肾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V-9000法,检测IgA肾病患者不同程度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肾组织内PDGF、TGF-β1与bFGF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采用Katafuchi积分。同时收集患者。肾活检前的24h尿蛋白定量(TUPr)、血尿素氮(BUN)及肌酐(Scr),并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系统分析。计算出的阳性面积比率采用(-X±S)表示,数据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值<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法。
结果:PDGF、TGF-β1和bFGF在正常肾组织内的分布大致相同,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40例IgA肾病患者中病理改变轻度者18例,中度者13例,重度者9例。IgA肾病患者肾组织PDGF、TGF-β1和bFGF阳性反应主要表达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间质内亦见表达,以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较多处表达明显。
1. PDGF在正常肾组织内弥漫的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主要位于近曲小管,表达甚微。在IgA肾病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表达。实验组肾小管间质PDGF阳性面积比值的平均值是0.29±0.04;轻度病变组的平均值是0.30±0.07;中度病变组的平均值是0.37±0.06;重度病变组的平均值是0.21±0.05;对照组的平均值是0.07±0.02。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肾间质PDGF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肾间质PDGF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IgA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病变组与轻度病变组比较显著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变组与轻度病变组比较显著减弱,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变组与中度病变组比较显著减弱,有统计学意义(P<0.05)。
2.bFGF在正常肾组织内分布于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肾小管细胞(末梢肾单位)、动脉内皮细胞、动脉平滑肌细胞,偶尔也分布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呈弱阳性表达。实验组肾间质肾小管bFGF阳性面积比值的平均值是0.28±0.11;轻度病变组的平均值是0.31±0.08;中度病变组的平均值是0.38±0.08;重度病变组平均值是0.25±0.06;对照组平均值是0.05±0.04。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肾间质。肾小管bFGF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肾间质内肾小管bFGF表达较对照组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病变组与轻度病变组比较显著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变组与轻度病变组比较显著减弱,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变组与中度病变组比较显著减弱,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在正常肾组织内TGF-β1仅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有极弱阳性表达。实验组肾间质肾小管TGF-β1阳性面积比值的平均值是0.22±0.05;轻度病变组的平均值是0.21±0.03;中度病变组的平均值是0.29±0.03;重度病变组平均值是0.15±0.07;对照组平均值是0.06±0.02。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肾闻质肾小管TGF-β1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肾间质内肾小管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病变组与轻度病变组比较显著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变组与轻度病变组比较显著减弱,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变组与中度病变组比较显著减弱,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平均值实验组为1.87±0.97g/d,轻度病变组为1.88±0.78g/d;中度病变组为2.42±1.18g/d;重度病变组为1.29±0.69g/d。对照组为0.08g/d。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中,中度病变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最高,但较轻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5.IgA肾病肾组织PDGF、TGF-β1和bFGF的表达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在IgA肾病患者肾间质中PDGF、TGF-β1和bFGF的表达明显升高,且随着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数量也逐渐增加,但出现。肾间质纤维化后,表达数量反而逐渐减少,呈一个先升后降的动态变化过程。由此可见,随着肾小管间质病变进展而出现的PDGF、TGF-β1和bFGF表达增多可能在IgA肾病患者的发病、发展及疾病的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肾小管间质损伤的进展,可延缓IgA肾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