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分别应用单纯CO2点阵激光以及CO2点阵激光联合超声药物导入对增生性瘢痕进行治疗,旨在比较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为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门诊的增生性瘢痕患者,共48例。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靶部位治疗采用CO2点阵激光,能量为30-300m J/cm2,治疗时间间隔为2-3个月;试验组:靶部位治疗采用CO2点阵激光联合超声导入醋酸曲安奈德,能量为30-300m J/cm2,超声药物导入时间不少于为4 min,治疗时间间隔在2-3个月。上述两组患者每2-3个月治疗1次,共治疗3次。参照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对入选患者增生性瘢痕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患处照片进行评价。结果(1)瘢痕患者的部位及病因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病因以及瘢痕部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下一步试验研究。(2)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的瘢痕情况采用改良VSS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第2次和第3次治疗后改良V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第2和第3次治疗之后的改良V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将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各时期的VSS评分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表5),在第1次和第2次治疗后VSS评分差值的方差不满足齐性,因此采用Dunnett T检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次治疗后,VSS评分差值的方差满足齐性条件,采用LSD进行检验后,试验组的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提示,试验组患者瘢痕治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4)采用卡方分割检验对各组患者增生性瘢痕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总卡方为9.321,P<0.05,提示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之间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割检验后,试验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在治疗期间,仅有6例患者在行CO2点阵激光治疗后皮肤出现红肿,但随后自行消退。结论本研究分别采用CO2点阵激光联合超声导入醋酸曲安奈德药物治疗的方法与单纯使用CO2点阵激光的方法治疗增生性瘢痕,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CO2点阵激光联合超声导入醋酸曲安奈德药物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也更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