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双相不锈钢薄板GTAW和SMAW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andl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205双相不锈钢屈服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焊接是2205双相不锈钢加工制作中的重要一环,30-70vol%的奥氏体相含量,是焊接接头的最基本的双相组织保证。焊接热循环对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是焊接的最大特点,而焊接线能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焊接热循环,同时焊接速度又是焊接线能量的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焊接线能量及焊接速度进行研究,探寻焊接线能量及焊接速度对焊缝接头奥氏体相含量和其他性能的影响,并由此设计和评定最佳的焊接线能量及焊接速度范围。钨极氩弧焊和焊条电弧焊经济实用,应用广泛。在合格的焊接工艺基础之上,通过单一的大幅度调整焊接速度来调节焊接线能量,对4mm双相不锈钢的两种焊接方法分别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在不同的焊接速度及焊接线能量下获得了九个焊接试件,随后对这些试件进行了无损探伤、横向拉伸、弯曲、硬度、冲击韧性、宏观金相、铁素体/奥氏体相含量测定、化学成分分析、化学点腐蚀和极化曲线实验。本文分析了不同焊接速度及焊接线能量下的焊缝缺欠、接头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点腐蚀性能,研究了实验结果相对于焊接速度及线能量的变化关系。综合各种性能实验数据,4mm 2205双相不锈钢的焊条电弧焊与钨极氩弧焊分别存在着最佳的焊接速度及焊接线能量范围:对于GTAW双面多道焊,打底焊的最佳焊接速度及线能量范围分别为2.1-2.6mm/s、386-361J/mm,填充与盖面焊的最佳焊接速度及线能量范围分别为1.0-1.2mm/s、1021-899J/mm;对于SMAW双面双道焊,最佳焊接速度及线能量范围分别为2.76-4.09mm/s、1136-750J/mm。在优化的工艺参数内,随着焊接速度的下降,焊缝接头热影响区的奥氏体含量及缺口冲击韧性先明显提高再稍微减小,本文尝试对此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焊后冷却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热影响区的奥氏体含量,而焊后冷却率主要受焊接线能量与熔透深度的比值影响。随着焊接速度的降低,焊接线能量一直在增加,熔透深度先保持相对稳定,然后明显提高,造成焊接线能量与熔透深度的比值先明显增大再稍微减小,从而造成焊后冷却率先明显减小再稍微增大,进而导致奥氏体含量的相对变化。缺口冲击韧性与奥氏体含量为线性关系,进而缺口冲击韧性也是随着焊接速度的下降先增大再稍微降低。本文对两种焊接方法所获得的接头进行了对比:虽然热影响区组织粗化,但是焊条电弧焊焊缝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微观夹杂物,钨极氩弧焊和焊条电弧焊分别存在着不同的薄弱区域,钨极氩弧焊为热影响区,焊条电弧焊为焊缝区;采用扫描电镜对两种焊接方法所获得接头的冲击断面进行了分析,韧窝根部出现相当数量的微观夹杂物,造成了焊条电弧焊的冲击韧性容易低于钨极氩弧焊;通过对点腐蚀过程的分析发现,焊条电弧焊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中的代表点蚀抗力当量值的元素Cr、Mo含量差异显著,且奥氏体相的Cr含量明显低于钨极氩弧焊奥氏体相及母材,及相当数量的贫Cr微观夹杂物存在于其焊缝组织中,较大的微观电位电势差和较多的贫Cr相/区导致了焊条电弧焊的耐点腐蚀能力明显弱于钨极氩弧焊。对于2205双相不锈钢薄板焊接,本文运用理论公式对焊接线能量范围进行了预估,受焊接能量传输因素的影响,GTAW、SMAW的实验值分别比预估线能量值高7%、18%。SMAW和GTAW这两种焊接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焊接速度来调节焊接线能量和焊后冷却率,从而调控热影响区中的奥氏体含量,进而达到优化力学性能和提高耐腐蚀性的目的。这样,在焊接线能量设计和焊接接头性能优化的途径方面,本文可以为双相不锈钢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焊接应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及应用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方程式赛车大赛不断发展,参赛赛车的种类变得多样化,纯电动赛车随之兴起,分布式电机驱动赛车的横摆稳定性控制问题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我校HRT车队的电动赛车为原型,围绕着分布式电机驱动赛车的稳定性控制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分布式驱动赛车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包括轮胎载荷转移模型、侧偏角模型、滑转率模型和轮心速度模型在内的七自由度非线性整车模型以及魔术公式轮胎模型,通过与
近年来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日臻完善,为智能网联技术的普及提供了基础。作为自动驾驶发展的下一阶段,智能网联技术通过协同控制大大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性和行车效率,为道路交通带来变革,因而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针对智能网联汽车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建立智能网联控制系统,对于高速公路场景下的协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汽车系统动力学建立了车辆控制模型,并将环境
纯铜由于密度和声速高,塑性好,综合性能优良,是制造破甲弹药型罩的关键材料。药型罩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对其形成射流或弹丸的侵彻性能和战斗部毁伤威力具有决定作用。热塑性加工是制造高侵彻药型罩构件的关键工序,对最终构件组织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研究纯铜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宏观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化规律,建立材料宏观变形与微观结构演变的内在联系,对实现纯铜热塑性变形过程形性协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本构模
节能环保逐渐成为汽车发展的主题,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开发和推广已是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以电力驱动为主,对电机控制单元(MCU)的控制精度与稳定性等技术指标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MCU需要经过细致完备的验证方可投入到实车应用。电机模拟器(EME)作为一项半实物仿真平台,可替代实际电机完成MCU的测试工作,具有高效、节能与可靠性高等优点。论文面向EME的应用,旨在开发出可同时模拟永磁同步电机内
聚苯胺(PANI)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导电聚合物,它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以及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等优点。但是因为纯的聚苯胺有较差的共轭能力以及自身团聚现象严重,因此极大地影响了它的电化学性能,所以需要进性掺杂改性来改善其缺点;电化学传感器是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一个问题,因为它是一种测量结果准确、成本低、携带方便以及原理和制备都比较简单的测量装置,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有毒物质检测、优质水源监测、生物
本文是研究一种航空地面设备主动安全对接飞机系统,属于航空地面设备领域,与飞机对接的航空地面设备主要有集装货物装载机、散装货物装载机、旅客登机梯、飞机食品车、残疾旅客登机车。上述设备可能会因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与飞机发生碰撞从而延误航班、导致飞机蒙皮受损甚至更严重的损伤,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避免因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的碰撞飞机事故,开发主动安全对接飞机系统,包含防碰撞主动刹车及安全对接飞机模块,主要由
PTFE密封材料具有低摩擦、自润滑等优异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高端装备对密封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苛刻环境下PTFE等密封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带来新挑战。现有研究表明摩擦副表面加工特定的表面织构能够显著改善其摩擦磨损性能,然而对软材料表面织构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为此,本课题以PTFE密封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其织构化表面的摩擦试验与仿真研究,揭示织构参数对PTF
颤振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而在桥梁抗风设计中应杜绝其发生。本文以CFD为建模工具、FLUENT为求解器,MATLAB为数据处理工具,以薄平板断面、流线型断面和π型钝体断面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工作包含:颤振导数识别、颤振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成分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薄平板断面、流线型断面和π型钝体断面为研究对象,以数值方法计算主梁断面三分力系数,并将数值结果
轮毂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由于效率高、驱动方式灵活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类车型上,以电动自行车最为显著。电机的应用使得电动自行车的噪声相比于其他交通工具具有噪声小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其噪声缺乏警示性。而在电机产生的噪声中,电磁噪声占了大部分的比重,因此有必要对轮毂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噪声进行探究。(1)全工况范围内轮毂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磁力波解析建模及分析。建立了轮毂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
我国是遭受震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导致大量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自建国以来建造的大部分建筑物接近设计使用年限、部分建筑物建造时未进行抗震设计,尤其近年来国内重新修订抗震设防规范后,诸多既有建筑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抗震性能,历次震害表明抗震加固可以有效提高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本文阐述了抗震鉴定及加固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结合原合肥市第六中学办公楼拟改造为学生宿舍的实例,对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