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置的智慧博物馆系统服务器端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ngguo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定位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以室外定位为基础的无人驾驶、地图APP已经日臻成熟。而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各个城市都在加速建设大型的室内场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以室内活动为主,由此室内的位置服务相关需求也应运而生。而博物馆作为人们经常参观的地点,具有人流量大、展出内容与位置密不可分的特点,是研究室内位置服务的重要应用场所。本文以室内定位数据作为基础,以博物馆作为应用的使用场景,构建了一套基于位置的智慧博物馆系统。本文遵循软件工程的开发思路,首先对当前流行的技术进行比较,确定了系统的技术选型。接下来本文进行了需求分析,并根据得出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概要设计。系统的概要设计主要包括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的设计。系统使用Spring Boot作为后端开发框架,使用MyBatis进行数据库的相关操作,使用Vue.js开发web管理系统的页面,并将应用打包成jar包发布并部署至服务器。接下来是系统的详细设计,详细设计中包括类图、时序图以及相应代码。最后对系统进行功能性和非功能性测试,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与最初的需求是否完全匹配。本系统目前已完成了全部的开发和测试工作,提供了完备的博物馆管理系统以及以博物馆为应用场景的位置服务,包括展品导览、路径规划和文创产品推荐等创新性功能。目前各项功能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社会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对主管承诺和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进行研究。200份有效问卷的研究结果表明:主管承诺对员工知识共享意愿提升有正向作用,内部人身份认知在主管承诺和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升主管承诺和内部人身份认知,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知识共享意愿。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软件的质量也面临着挑战。目前大规模开源软件代码量甚至达到数百万行、千万行,在传统单机环境下对大型软件进行静态缺陷检测会导致测试时间过长,甚至因资源不足而导致测试失败。为了解决大规模代码的静态缺陷测试效率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大规模代码模块划分方法,并且实现了该方法的分布式检测架构。本文首先对被测工程的依赖性关系进行建模,将代码文件之间的依赖性
超稳频率传输技术在通信、国防和航天探测等领域有着突出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原子钟、光钟等时间频率基准的精确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时间频率传输方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科研人员在探索基于光网络的稳定时频同步方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进一步利用商用光纤网络进行时频同步提供了理论保障。本文首先对时间频率基准和时间频率传输技术的发展进行了介绍,深入总结了三种基于光纤的频率传输技术、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
近年来,移动通信场景愈发复杂多变,抢险救灾现场侦测勘察、防疫巡逻监督、山区高地以及海域上空的即时通信等场景通信需求不断增多,现有的传统移动通信系统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辅助的通信系统凭借着高移动性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的优势,能够弥补传统通信系统的不足;另一方面,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
人工智能领域在深度学习的发展下不断的推进,如今的深度学习算法已经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从商品推荐到人脸识别,到处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这其中的计算机视觉便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方向。计算机视觉方向包含许多子问题,人体姿态估计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对于人体姿态估计问题常常利用手工提取特征并将所提取到的特征进行融合,然后分析出相关人体关键点,最终利用图结构进行人体姿态的匹配。人体姿态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GPU等计算加速器的使用,计算性能得到很大提升,也意味着每分钟有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对于计算任务来说瓶颈从计算向通信进行转移。分布式机器学习就是一种常见的高性能计算任务,当训练数据量很大的时候,节点间的大规模通信可能会造成网络瓶颈的出现,现存的网络是一种通用的设计,网络结构僵化,无法针对分布式机器学习提供灵活的支撑能力,难以动态地调整网络与分布式机器学习进行适配。为了解
物联网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首先,物联网应用需针对行业特性定制,各应用之间相互孤立,导致互联性、扩展性差,不能满足产业数据共享的需求;其次,物联网标准化尚未完成,各应用缺乏统一的输入输出格式、规则和协议,导致其融合扩展困难;同时,缺乏统筹协调和模块化开发流程,使得设备管理、数据存储、性能优化等常用功能重复开发,组件复用率低;最后,物联网是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
智慧管廊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分支之一。智慧管廊云平台利用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了对地下管廊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管廊综合治理水平。本文以智慧管廊云平台作为基础,设计实现了可配置埋点、日志规则告警、异常日志告警等功能。为有效检测智慧管廊云平台运行情况,本文从运营分析、日志管理、异常告警三个方面提出了智慧管廊云平台数据运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
随着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加密资产的市值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购买数字加密资产进行投资理财。但当前市场上的数字加密资产种类繁多且有一部分是基于不同的区块链网络,很多用户需要针对不同的数字加密资产下载相应的专用钱包进行资产管理,这给持有多种数字加密资产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很多用户对数字加密资产的基本信息并不了解,并缺乏真实有效的数据进行决策参考,很难及时把握当前市场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