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法未成年人惩戒之立法完善 ——基于31例恶性案件的分析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988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繁荣兴盛的后备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但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低龄未成年人实施杀师弑母等客观违法犯罪行为的案件却屡屡发生,手段之残忍,后果之严重,犯后之冷静,更是一次次令公众瞠目结舌。这种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但客观上实施了严重触犯刑法法令行为的未成年人被称为触法未成年人。科学有效的解决触法未成年人的后续处置问题,是包括我国大陆地区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必须面对的难题。考虑到未成年人心理、生理不成熟;受社会、家庭、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各国对触法未成年人有不同的探索与规定。我国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立法散见于《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之中。但关于行为严重触犯刑法却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该如何处理的规定却寥寥无几,仅有的规定又概括模糊,不能实现罚当其过的目的,因此,无法有效应对现实问题——震慑触法未成年人,同时也无法给受害人及社会公众一个公正的答复。为对此类未成年人进行防治,世界很多国家或地区都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了专门立法,与之相比,我国对该问题的立法则存在不成体系,缺乏衔接,以及片面追求保护教育等问题;又由于法的实施过程也可以突显立法问题,因此,从实践着手,发现由于家长严加管教在立法上缺乏强制性责任规定,导致依赖家长管教的实践效果十分乏力;此外,还存在惩戒措施种类单一、措施之间缺乏后期转化以及惩戒决定行政化等问题。在大量案件中,对触法未成年人“一放了之”,并没有真正实现未成年人领域“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预期目标。解决我国现阶段触法未成年人问题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汲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美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关于未成年人的整体立法理念及具体法律措施可为我国今后立法工作的完善提供养料。所以,本文从重新审视塑造立法体系、完善立法内容等方面为我国实施了恶性暴力行为的触法未成年人提出了惩戒立法的建议,希望从立法完善层面给触法未成年人开出一剂良方。本文立意的初衷是对未成年人领域的立法理念、立法规定等进行梳理,从理论上发现立法体系的不足;同时开展实证研究,对近十年媒体报道且有公安机关介入的不满14周岁未成年实施的恶性案件进行分析,包括主观动机、手段、行为后表现、危害结果及处置后果等,从中提炼属于立法层面的问题,再有针对性的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立法,结合现状,实现完善我国触法未成年人惩戒立法的目的。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五条核心素养,认为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占据五条核心素养的第一条。中学化学知识包含复杂的化学模型、微观微粒、化学反应原理、化学概念、化学反应类型等等。目前,针对中学化学学科涉及复杂的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伴随微粒的变化过程、
上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面临急剧转型与变革,多种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各方势力都试图将电影媒介作为宣传其思想的有利武器,不断加强电影的政治属性。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在“新兴电影运动”与“左翼电影人”的影响与促进下,1934年电通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虽存在时间不到两年,摄制出品的影片仅有四部,却在各个官方修订的电影史书,早期的电影报刊、报纸中都能寻得到它的足迹,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已不言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阅读素养由阅读能力与阅读品格两部分组成)是当下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相吻合。然而,在重视考试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当下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不尽如人意。调查表明:在语法翻译教学模式的阅读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关注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他们阅读品格的提升。阅读品格,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由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两部分组成。由托尼.布赞提出的思维
授权立法发端于英国,自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第一次引入授权立法制度以来,新中国的授权立法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历史实践,形成了相当完善的授权立法体系,而这一体系深植于中国这一独特的文化传统中,对于新中国授权立法实践特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中国的授权立法实践直接与大国法治相联系,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征与人口众多的社会现状直接决定了无法全盘移植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国法律制度需要在借鉴吸收西方成熟的法律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保护环境的理念,近年来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天山北坡城市群作为新疆经济、文化、科技高度集中区域,承受着更多的环境压力。针对地区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问题,通过区域概况,构建了经济与环境质量综合指标体系,并对地区经济与环境质量耦合协调性进行判断,结合EKC理论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展开研究,给出合理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天山北坡城市群经济发展
信用不仅是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的题中要义,更加是社会良性运作、和谐共生的前提条件。信用经济和信用社会的时代来临,就仿佛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兼有弊。利者,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转型和发展;弊者,使得信用缺失问题不断扩散和蔓延。加强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整顿信用缺失问题的治本之策。然而,在政府主导推进失信惩戒机制建构和实施失信惩戒行为的实践过程
查阅会计凭证应当是属于股东的知情权利当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利,可是股东是不是有查阅会计凭证的这个权利至今在现行法律中也没有明确,司法解释四发布之前的征求意见稿允许股东查阅会计凭证,可是2017年9月最终正式实行的公司法解释四中却删除了股东可以查阅会计凭证与之相关的法律条文,而是使用“特定文件材料”这样模糊的名词代替了清晰的“会计凭证”名词,所以现在的法律中最终还是没有明文规定让会计凭证纳入到股东知情
资产支持票据是在资产证券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来的创新融资方式,近年来逐渐受到热捧。房地产行业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我国经济的支柱,房企的发展需要足够的资金流动性,需要合理和多样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其融资需求。随着企业间竞争加剧和经济压力的不断增大,房企融资难度逐渐增加,发展动力不足。融资难、高杠杆、存量多、销售难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房企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长远的发展,房企急需主动进行融资创新。在
2018年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其目的是有效惩治犯罪、减少社会对抗、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从而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几年的试点实践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实务经验成果,也显露出一定的问题。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C市A区人民检察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践现状进行调研,对得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发
股权质押凭借办理快、质押物易评估的优点,近年来深受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青睐。但学界关于股权质押是否有利的争议较大,股权质押是否是潜藏的地雷?是否会影响市场的稳定?以往学者从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资本成本、股利政策等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探清股权质押的利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创新于国于企于民都显得愈发的重要。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面对控制权转移风险所带来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