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之东》主题发展中的内在矛盾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评论家,如彼得·李斯卡和霍华德·雷文特,认为约翰·斯坦贝克的《伊甸之东》是成功的失败之作。这些评论家指出,尽管斯坦贝克的写作技法已经表现成熟,但在这部小说中仍然存在缺憾。在这些评论家的众多研究中,霍华德·雷文特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这位评论家认为斯坦贝克在掌握结构与素材上仍有不足。他从《伊甸之东》的叙事方法、角色塑造、小说结构、主题设计以及小说基调等方面出发来证明这一观点。然而,雷文特的研究,相对而言,比较宽泛。而本文则集中探讨分析了《伊甸之东》这部小说的主题设计。本文认为,《伊甸之东》的主题是颂扬人类的自由意志。斯坦贝克利用圣经里该隐和亚伯的故事来阐释人性。他认为人是善与恶的结合体。他指出,人类能够自由地选择从善或者从恶。斯坦贝克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表达了这一主题:一是重新定义希伯来文“timshel”;二是借叙事者“我”进行声明;三是在主角及其原型之间进行对比。首先,斯坦贝克把“timshel”定义为“你能”。这种定义赋予了人类选择的权利。其次,通过叙事者“我”的声明,斯坦贝克向读者阐述了人类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再次,斯坦贝克用该隐和亚伯作为小说中主角的原型,来证明人类可以自由选择从善或者从恶,并且自我完善。本文指出,《伊甸之东》的主题设计精确,处理巧妙。但是,本文认为在主题发展中,斯坦贝克也创造了一些前后矛盾之处。而这些矛盾之处阻碍了读者们对小说主题的发掘。这个结论是通过对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小说基调的分析而得出的。本文认为,《伊甸之东》中的某些情节纯属无用之功。这些情节不但不能为主题服务,相反,他们延迟了主题的发展。而有些人物性格的塑造,则与主题产生了冲突。并且,斯坦贝克在小说中表达了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本文指出,《伊甸之东》的主题设计是为了创造出主流的乐观主义基调。然而,这部小说中体现的悲观思想根深蒂固,甚至在某些时候抑制了乐观主义。于是,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对抗形成了与主题对立的矛盾之处。本文的引言部分着重介绍了目前相关于《伊甸之东》的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章则侧重分析了小说的主题,第二章与第三章则主要分析了主题发展中的矛盾。结论则总结了文中观点,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与意义。同时,结论中也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为满足整机对铝电解电容器提出的105℃ 2 000 h及105℃ 5 000 h高可靠性要求,从溶质纯度、吸氢剂纯度以及电容器材料含水量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了其对电容器耐久性的影响.实
学位
提出一种处理高维背包问题(KP)的贪婪封装二进制差分进化算法(GPBDE),并设计了一种贪婪封装的修补策略处理不可行解.为了提高种群的多样性及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对适应度较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新闻媒体作为传播载体,在公益传播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媒体组织公益活动,能够传递公益理念、放大社会正面效应,还可以树立自身品牌,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达到双赢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试图从功能理论的角度研究电影对白的翻译,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功能翻译理论的应用和电影对白翻译的改进。 本文由引言、正文及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
精细置景中的完美镜花水月镜子总对每个人有着诱惑的吸引力,似乎镜子里有另外一个世界和另外一个自己,一块破镜、一盏灯、通过简单的后期步骤就可以实现含蓄创意又新奇的棚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